基于数据挖掘的周仲瑛教授瘀热病案的回顾性研究

来源 :南京中医药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_25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周仲瑛教授是我国著名的中医大家,近六十年的临床实践,其临床用药经验相当丰富,提出了“瘀热”学说,通过“瘀热”辨治急性外感热病及疑难内伤杂病取得了突出的疗效,我们以现代最新信息技术为手段,采用数据挖掘方法对周仲瑛教授临床瘀热病案进行回顾性研究,系统探讨了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的立论依据及主要内容,对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的理论进行了总结,分析总结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辨治急性外感热病及疑难内伤杂病的临床经验更好的继承发扬周老的临证经验,指导临床。论文共分两个部分,第一部分在广泛收集整理古今文献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周仲瑛教授“瘀热”学说的立论依据及主要内容。第二部分收集周仲瑛教授治疗急性外感热病及疑难内伤杂病的医案2072例,从中选择出从瘀热论治的医案682例,应用Epidata3.1数据管理软件,建立个案数据库、数据分析采用SPSS15.0统计软件的方法探讨周仲瑛教授从“瘀热”辨治急性外感热病及疑难内伤杂病的学术经验。内容包括瘀热病种分布范围、瘀热四诊信息的频次分析、病机证素频次分析、病机证素—症状关联分析、瘀热用药频次及组合规律分析、辨病用药规律分析、瘀热个案分析。经过本研究初步得出如下结果:本次研究瘀热组特点是瘀热组系统分布以肝胆系统为主,占60.0%,瘀热的临床表现以血瘀、血热、出血症候为主要,故瘀热系统分布中以代谢、肿瘤、血液系统居第二位,三个系统共占16.4%;瘀热以肝胆系统疾病为主,四诊信息为也是以苔黄薄腻舌质暗红,脉细或弦或滑,胁痛、尿黄、神疲乏力、腹胀、口苦等肝胆系统临床表现为主。瘀热组常用方为犀角地黄汤、白薇煎、抵当汤;常用药:赤芍、柴胡、虎杖、厚朴、郁金、枸杞、黄芩、苦参、垂盆草、丹参、丹皮、青皮、太子参、苍术、蒲公英、生地、白术、陈皮、香附、白花蛇舌草、田基黄、茵陈、姜黄、茯苓、甘草、半枝莲、山楂、贯众、黄柏、败酱草、泽兰、泽泻、藿香、僵蚕、六曲。682例瘀热病案中常用药物35种,其中使用频率最高的为赤芍,共用374次,占55%。
其他文献
团体心理辅导通过团体内人际互动,使团体成员自知并自助。教练心理学是一门建立在成熟的学习理论和心理学理论框架之上的、为提高人们在个人生活和职业领域表现水平的科学。
肾内科疾病是我国常见的一类疾病,主要包括肾炎、肾衰竭、肾病综合征等。本研究主要选择肾衰竭患者,肾衰竭是多种慢性肾脏疾病恶化或继续发展的结果,也有部分患者产生于外伤或其
<正>建立督查管理系统,实现督查立项、实施、催办、反馈、办结、考核等全流程信息化管理,更有利于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督查是有效促进决策部署落地落实的重要手段。工作中,我
地方政府公共服务支出对外商投资影响的内生机理,正在引起经济研究者的广泛关注。用一个蒂布特模型的设想来解释地方政府服务与外商投资选择的关系,通过理论模型来分析外商投资
分析集成电路的自动化验证PDK方法,以及PDK验证过程中遇到的难点问题。通过Skill汇编语言建立系统化的PDK自动化验证界面工具。这是一套适用于不同工艺,嵌套在Cadence virtuo
本文介绍了血氧饱和度的基本测量原理,针对时域测量的弱点采用线性调频Z变换的方法在频域范围内分析血氧饱和度的取值以提高系统的抗干扰性能,测试数据证明通过采用新的方法
<正>经过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的体制调整和重点建设,我国大部分高校完成了阶段性的学科布局调整,学科结构规模基本确定。今后5到10年成为大力提高学科建设质量、培育学科特色
1现代医学对多发性硬化的认识1.1病因病机多发性硬化(multiple sclerosis, MS)是以中枢神经系统(CNS)白质脱髓鞘病变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研究提示,MS可能是在易感基因的
目的:通过此实验确定在某一采图空间大小(x*y*z m3)对红外热像图的影响较小而人体感觉较舒适,为医用红外热成像制定一个适宜采图空间,为使红外热成像在亚健康与临床服务提供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