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化码编译码技术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xqm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极化码是第一类能够达到二进制输入无记忆对称信道的信道容量的信道编码技术,是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重要技术。极化码已经成功入选5G标准,成为5G控制信道的编码方案,是当前信道编码领域的研究热点。除信道容量可达特性外,极化码的突出优势是在串行抵消(Successive Cancellation,SC)译码算法下不存在误码平层(Error Floor),在串行抵消列表(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SCL)译码算法下具有准最大似然译码性能。然而,极化码在编译码方面仍存在下列问题需要研究。极化码的主流译码算法是SCL译码算法,但是SCL译码器存在以下两个不足之处:一方面,SCL译码是序贯译码,译码时延较大;另一方面,SCL译码是列表译码,当列表数量较大时,译码复杂度相对较高。因此,需要降低SCL译码器的时延和复杂度。极化码的置信传播(Belief Propagation,BP)译码算法虽然可以并行计算,但是极化码在BP译码下的误码率性能较差,因此需要提升极化码BP译码器的纠错性能。级联极化码,例如与循环冗余校验(Cyclic Redundancy Check,CRC)码级联的极化码,比单一极化码具有更好的码字距离谱特性,但级联极化码的结构与单一极化码不同,因此需要针对级联极化码的特性,设计高效译码器。此外,结合极化码和高阶调制可以提高信息传输速率,如何提升极化码在编码调制下的错误率性能是重要的研究方向。综上,本文对极化码的编译码技术进行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内容。针对极化码的SCL译码器,本文提出了 SCL算法的三种改进算法。为减少SCL译码过程中的路径分裂次数,本文提出了基于极化信道偏序关系的路径分裂减少算法。该算法通过极化信道间的偏序关系选取不可靠信息比特,在译码不可靠信息比特时执行译码路径分裂,而译码其它信息比特时不进行路径分裂。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极化信道偏序关系的路径分裂减少算法能够减少SCL译码过程中约75%的路径分裂次数。针对在列表数不变的情况下,提升极化码在CRC辅助下的SCL(CRC Aided SCL,CA-SCL)译码器的误组率(Block Error Rate,BLER)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比特翻转SCL(Successive Cancellation List bit Flip,SCLF)译码算法。该算法通过构造修正关键集合以及识别路径分裂状态,实现了 CA-SCL译码过程中的比特翻转。仿真结果表明,相比经典CA-SCL译码算法,SCLF译码算法能够实现约0.2dB的BLER性能增益。针对降低SCL译码器时延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低时延SCL译码算法。该算法定义了首个连续码率零节点和最显著码率一节点,在不损失BLER性能的情况下,给出了上述两个节点的快速译码算法。此外,本文还提出了次优路径度量排序,降低了路径度量排序的复杂度。仿真结果表明,在不使用CRC的SCL译码器中,次优路径度量排序造成的BLER损失可以忽略不计。针对提升极化码BP译码器BLER性能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基于ω阶关键集合(Critical Set with orderω,CS-ω)的比特翻转 BP(Belief Propagation with bit Flip,BPF)译码算法。当BP译码器的迭代次数达到最大值且当前译码结果未通过CRC校验时,比特翻转译码启动。本文中的比特翻转算法通过为CS-ω中的不可靠信息比特设置取值为无穷的先验LLR的方式,实现了 BP译码中的比特翻转。仿真结果表明,与极化码经典BP译码器相比,基于CS-ω的BPF译码器具有约ldB的BLER性能增益。同时,在中高信噪比(Signal-to-Noise Ratio,SNR)处,本文提出的BPF译码器的平均译码时延与经典BP译码器相似,且低于中等列表规模的SCL译码器的时延。针对极化码与CRC码形成的级联码的最大似然(Maximum Likelihood,ML)译码的问题,本文提出了级联极化码的球形译码(Sphere Decoding,SD)算法。该算法使用非系统CRC码字与极化码级联,分析了非系统CRC码字与极化码形成的级联码的生成矩阵的结构,利用上述生成矩阵的阶梯结构实现了级联极化码的ML译码。同时,针对降低SD平均译码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SD半径选取算法,该算法递增计算译码半径。当某一次译码半径R过小导致未搜索到ML码字时,所提半径选取算法将译码半径大于R视为已知条件,计算得到一个大于R的新译码半径,用新译码半径继续SD过程。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SD算法的BLER性能优于CA-SCL译码器的BLER性能。与现有SD半径选取算法相比,本文所提的SD半径选取算法能够降低更多平均译码复杂度。针对降低编码调制下极化码构造复杂度的问题,本文提出了多级编码(Multi-Level Coded,MLC)调制和比特交织编码调制(Bit-Interleaved Coded Modulation,BICM)下的低复杂度极化码构造方法。对于MLC调制,本文分析了 MLC调制过程与极化码构造过程的相似性,提出了基于巴特查理亚系数的码字构造算法。因为MLC调制需要使用多阶段译码(Multi-Stage Decoding,MSD),所以MLC机制的译码时延较大。为了降低MLC机制下极化码的译码时延,本文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MLC机制下的极化码译码算法。该自适应算法在译码MLC机制中的每一级极化码时,CA-SCL译码器的列表数逐渐递增,直到每一级码字的译码结果满足CRC校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基于巴氏系数的MLC机制下的码字构造算法的BLER性能能够接近蒙特卡罗算法的BLER性能,且在中高SNR处,自适应CA-SCL译码器能够有效降低MLC机制下的译码时延。对于BICM机制,本文提出了一种新型信道映射算法。该算法通过最小化一个较短极化码的后一半极化信道的巴氏系数之和,得到一种次优信道映射。仿真结果表明,本文中BICM机制下的信道映射的BLER性能接近蒙特卡罗算法的BLER性能。
其他文献
在寒冷的冬季和刚进入春季时,下雨和下雪天,会对飞机的飞行造成重大的影响,大部分的乘客都遭遇过因为天气原因,飞机不能准时起飞或者直接取消。每到下雪的天气,机场的跑道路
随着社会信息化水平的提高,更多有用的信息以图像、视频的形式传播,图像中包含信息的提取就显得尤为重要。作为一种特殊且重要的信息来源,文本的检测与识别得到了广泛的研究
随着物联网广泛应用,用户对于室内高精度定位的需求与日俱增。因为局域网的无缝覆盖和智能终端的普及,基于Wi-Fi的室内定位备受关注。Wi-Fi定位主要是根据终端接收无线信号强度实现位置估计。基于机器学习的室内跟踪定位取得了米级精度的良好效果。但是,无线信号的波动使得无线定位模型不稳定。本文分析信号分布变化得出定位环境和测量终端是影响信号变化的主要因素。复杂的室内传播环境会导致接收信号强度时变,从而导
《裸颜》是英国文坛上一颗被忽视的明珠,它的问世曾一度让文学界重新认识了其作者C.S.路易斯。评论界对《裸颜》的解读一直方兴未艾,不仅仅是因为它蕴含哲理性和它刻画人性的
针对网络教育资源更新速度快,利用效率低等问题,根据教育资源推荐需要,研究了模糊预测控制算法,该算法在T-S模糊模型的基础上,融合了神经网络模型中的NeuMF模型,解决了教育资源推荐算法中的线性关系不足的问题,用该算法设计实现了教育资源推荐系统,达到了较好的教育资源推荐效果。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模糊预测控制算法研究。分析模糊预测控制算法原理,研究该算法中最常用的T-S模糊模型,构建基于教育资源推
近年来,随着通讯与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由大规模分布式计算环境搭建的大数据中心平台在电子商务、工业控制、科学计算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应用。其中任务调度策略的优良直接
随着智能终端的快速发展和数据业务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传统的无线物理层传输技术已经无法适应用户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性能要求。在无线频谱资源日趋紧张的情况下,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技术以其挖掘空间资源、提高频谱效率的优势,成为未来无线通信关键技术之一。由于在大规模MIMO系统中获取所有用户的瞬时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
聚电解质球刷(SPBs)是线性聚电解质链一端高密度接枝于纳米颗粒等球形载体上形成的一种新型材料。因其表面接枝的柔软的高密度聚电解质链段形成了独特的三维空间,可以实现高
工业系统中大多存在非线性特性,随着现代工业对控制精度要求的提高,采用线性模型拟合非线性系统已不能满足控制的要求,非线性系统建模逐渐成为研究的重要方向。本文选取结构
微藻具有生长速度快、光合作用效率高、适应性强等特点。在其生长过程中可以吸收降解污水中的污染物,从而起到净化水质的作用。将微藻用于污水处理需要从污水中分离微藻(即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