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几年来,中央政府连续多次以国家1号文的形式重视“三农”问题,大力扶持农业的发展。正得益于政府强力投入扶持,我国农村经济有了大幅度的提升,农民的收入增速也快于城镇收入,粮食也实现了“十三”连增,相应的农村金融机构得到了较快发展,比如农村信用社在支农方面的主力军地位更加的突出,中国邮政储蓄银行的发展趋势良好,大批农村乡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相继成立,进一步完善了农村金融体系。农村金融机构通过提供资本服务,全面助推农村经济的发展,其在促进农业产量提升、农村基础设施完善和农民增加收入方面发挥了中流砥柱作用。然而伴随着大型商业银行的业务基本退出了村级区域,将业务集中到县级以上城市,随着而来的是进入服务网点减少,融资渠道单一,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发生率集中、风险防范能力不足、坏账率较高、风险管理漏洞等问题。另外受农村环境的特殊性、农民收入的不稳定性、农户的信用程度影响,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率已将近4%,极大的影响了农村金融的持续健康发展。因此,本文顺应当前形势,对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问题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从农村金融机构的性质、特征及发展历程三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市场进行了全面的概述,进而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深入阐述,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发展的核心问题。然后从决策模式、风险隐患、信贷体系、历史因素等多个方面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形成的原因进行深入剖析。随后分析了国外金融机构如美国、日本等在处理不良资产方面的模式,并提出了他们在处置不良资产方面的共同点,从而能够对我国农村金融机构处理不良方面具有借鉴意义。最后文章结合现阶段农村金融机构不良资产现状,借鉴吸收相对成熟的大型商业银行贷款风险管理的模式,分别从贷款前和贷款后的贷款风险监控、加大常规催收的力度、加大不良资产的核销力度,高度注重坏账准备的提取、发挥政府处理不良资产方面的职能等方面制定了农村金融机构的处置措施,希望通过这些措施的执行能有效的降低农村金融机构的不良资产,提升资产的质量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