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Helicovera armigera nucleocapsid nucleopolyhedrovirus,简称HaNPV)属于杆状病毒科,核型多角体病毒属。其中又分为两个亚属,即单核衣壳NPV亚属(SNPV)和多核衣壳NPV亚属(MNPV)。 经过对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的多角体生物学特性、繁殖、形态结构和基因组几种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初步分析,每个分离株(isolate)或变异株(variant)的杀虫毒力并不完全相同。 通过生物活性实验,已确定了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HaSNPV)的杀虫毒力比棉铃虫多粒包埋型核型多角体(HaMNPV)的杀虫毒力高得多。 到目前为止,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HaSNPV)中发现一些分离株,它们包括G4分离株,上海株,博茨瓦那株(HaS-BW),印度株(HaS-IN)和南非株(HaS-SA)。 为了充分利用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资源,为了开展害虫生物防治提供依据,对首次在朝鲜分离得到的棉铃虫单粒核型多角体病毒进行了研究。 本文从形态结构,结构多肽,限制性内切酶酶切图谱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多角体直径0.7~2μm。病毒粒子大小为326nm×69nm。经SDS-PAGE分析,棉铃虫多角体蛋白分子量为28.7kD。病毒粒子结构多肽与曾报道的G4株(湖北株)和HzSNPV(美洲株)比较类似。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株(HaSNPV-KO)的基因组BamHI,EcoRI,HindⅢ和PstI消化后,得到的内切酶图谱表现,与已报道的几个分离株类似,分子大小均为130.18kb。 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G4分离株(Gene Bank 271059),上海株(Gene Bank 303045)和美洲株(HzSNPV)(Gene Bank,334030)的全序列已测完,而且对G4分离株和美洲株基因组结构的分析进行得比较深。G4分离株基因组大小为131403bp,上海株为130760bp,美洲株为130869bp。 G4株与美洲株基因组分析结果表明,G4株有135个ORF,而美洲株有139个O灯。据上述结果,可见,即使属于同一种病毒,每个分离株基因组之间具有一定的差异。 本文进行了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分离株基因组BamHI一I片段全序列,BamHI一H片段全序列和B田刀Hl一G片段部分序列的测序,而且与已报道的G4株,上海株和美洲株比较分析。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病毒朝鲜分离株基因组BamHI一I片段包括p26基因、Plo基因和p74基因的3’末端,BamHI一H片段包括gP37基因、hrZ同源序列和br。一b基因的5’末端。B田nHI一G片段部分序列包括bro一b基因的3’末端、hr3同源序列、he65基因、iaPZ基因和HaORF63基因的3’末端。 上述的p26基因、plo基因和p74基因的3’末端、即37基因、bro一b基因、he65基因、iapZ基因和 HaORF63基因的3’末端与曾测完的三个棉铃虫单粒包埋核型多角体病毒分离株(G4株、美洲株和上海株)的同源性比较结果表明,它们之间有极高的同源性,甚至有的基因的核昔酸序列完全相同。 hrZ同源序列由1150个核昔酸组成,朝鲜株的hrZ序列比上海株多243个bp,朝鲜株的hr2序列与病毒美洲株的hr2序列有90.5%的同源性,美洲株的hrZ序列比朝鲜株多390个bP。 棉铃虫核型多角体朝鲜株hr3序列核普酸序列的大小共为 759bp,与G4株一样。朝鲜株与G4株(759bP)的hr3核营酸序列完全相同,与美洲株(492bP)有94.4%的同源性。 用nNAsls Max和scanprosite软件,进行了对p26基因、plo基因、gp37基因、bro一b基因、he65基因和iaPZ基因编码的氨基酸蛋白的二级结构和疏水性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