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期以来,我国中小微企业一直受制于资金短缺问题,普遍存在融资渠道单一、资金来源受限等情况,这导致企业融资结构不合理,严重影响企业经营和长远发展。作为我国高成长科技创新型中小微企业融资平台的新三板应运而生,它的成立以及持续扩容,逐渐弥补了我国多层次资本市场的缺失,也为中小微企业融资提供了广阔的平台,截止2015年5月,已有2487家企业在新三板挂牌进行股权转让交易。企业在新三板挂牌后,企业的融资结构是否合理会直接影响到资金的运作效率和使用效果,进而对经营绩效产生影响。因此,应该选择怎样的融资结构,是企业在制定融资决策时需要重点考虑的课题。对于企业融资结构对经营绩效的影响这一研究课题,已有大量文献选择了不同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进行了研究,但是学者们的研究成果并不一致,针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进行的针对性的研究几乎没有。因此,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研究不仅可以为新三板企业优化融资结构提出指导建议,而且对我国资本市场的完善也有参考价值。在对国内外融资结构相关文献进行梳理的基础上,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对融资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了研究。在理论分析部分,首先对融资结构和经营绩效的经典理论进行了阐述,并着重梳理了各理论之间的关系;之后,将融资结构分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分别阐明了其与经营绩效之间的作用机理。在实证研究方面,首先对新三板挂牌企业融资结构和经营绩效的进行总体分析,说明了新三板企业融资结构和经营绩效的情况;接着,构建计量模型进行实证研究,验证融资结构是否会对公司经营绩效产生影响,以及影响程度,并对实证结果进行分析。最后,根据研究结论,有针对性提出了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研究对象上的创新,以往的研究选择的是主板、中小板和创业板的上市公司作为研究对象,本文则选取了新三板挂牌企业作为研究对象;第二,本文将新三板企业的融资结构分为内源融资、债务融资和股权融资三个方面进行讨论,相对于已有文献更全面,层次更清晰;第三,本文在数据选择上使用了面板数据进行实证分析,而已有研究大多采用截面数据,对新三板融资结构与经营绩效关系的解释能力不够强。本文运用了理论分析与实证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在融资结构、经营绩效相关的文献和经典理论的基础上,使用新三板挂牌企业的面板数据构建了固定效应模型,对融资结构和经营绩效的关系进行实证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企业的内源融资率与经营绩效显著正相关关系;(2)企业的资产负债率与经营绩效呈显著负相关关系;(3)第一大股东持股比例及公司的规模与绩效呈正相关关系。最后,文章对实证研究结论进行了合理的分析,并针对当前市场环境特点提出涉及自身资金内部结构及完善经济和法律环境的措施办法,为提升新三板挂牌企业的经营绩效提供参考。具体包括:(1)加强内部资金的利用,调控资产负债比例;(2)发展多样化融资渠道;(3)充分发挥金融机构的治理作用,加大对企业的监督和约束;(4)大力发展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5)完善市场机制和退市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