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资产证券化是指发起人将缺乏流动性、但具有可预期收入的资产委托给特设信托机构,通过在资本市场上发行证券的方式出售给投资人,以获取融资。资产证券化最早开始于20世纪70年代末的美国住房金融市场,我国在该方面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资产证券化作为一种十分重要的金融创新工具,在金融的发展过程中扮演着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信贷资产证券化是其中的典型代表。自资产证券化业务在我国进行试点运作以来,向我国金融的发展注入了新鲜的血液,取得了有目共睹的成绩,但是,资产证券化业务在走向成熟的道路上依然存在着一系列有待解决的问题和制约因素。该论文以招商银行资产证券化融资模式为研究对象,将招商银行信用卡汽车分期贷款为支持资产证券化的特定资产,针对性地对资产池的构建问题进行了研究,分析了案例中资产证券化现金流走向,以及各参与主体的相互关系,进而得出该资产证券化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而对我国银行资产证券化业务提出对策建议,使资产证券化在我国能健康发展。论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研究内容和文章结构以及创新点和不足。第二部分主要对所选案例进行介绍,包括参与主体的介绍,交易流程的介绍和证券发售情况的介绍。第三部分主要对案例进行分析,这部分内容主要为五个个子部分,包括资产池中基础资产的分析,证券的分析,案例中资产证券化现金流走向分析,以及各方的利益协调机制分析和资产证券化过程中各参与主体受到的影响。第四部分内容分析了资产证券化存在的问题。第五部分,这部分主要对完善招商银行资产证券化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