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互联网金融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就是互联网支付,互联网线上支付领域内发展速度最快的就是第三方支付市场。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在居民个人消费比重的不断提升,互联网支付的安全性、可靠性逐渐成为社会公众、社会舆论的关注重点。同时,我国互联网支付市场的开放,也必然对现有线下非互联网支付造成重大影响。我国支付服务市场的多元化主要归功于信息技术的快速革新发展,大量的互联网线上支付机构不断的进入我国支付市场领域,它们凭借自身的优势利用互联网和高科技以及陈出不穷的营销模式参与线上线下的支付行为,以越来越强势的态度进军我国支付市场,并且以惊人的发展速度和影响力让我国的第三方支付业务迅速发展。与传统的非互联网支付不同,POS机支付、现金支付、固定电话支付、自助终端支付、营业网点支付等所不同的是,互联网支付它主要依托互联网充当一个支付媒介,它可能即不是商品买卖中的任何一方主要角色,而只是充当了一个第三方,这在第三方支付模式中最能体现。第三方支付即充当银行的合作者又是银行的竞争者,它依靠银行实现跨银行清算系统之间的资金转移,又与银行共享利益和客户信息,尤其是最近火热的O2O支付模式,使得互联网线上和线下支付相互渗透相互作用,不断创新支付新手段,因此互联网的线上支付与非互联网的传统支付模式构成了我国新兴的支付市场新格局。我国政府历来对互联网金融领域的支付市场是表示支持和肯定的,并没有使用过度的手段限制它的发展,并给与了互联网支付充分的空间去发展,由此这几年它的发展势头也是锐不可当的。但是在第三方支付迅速发展的同时也出现了许许多多的问题,例如它利用网络的优势严重影响了线下支付市场、不同的价格机制和现有的约束带来的市场不公平竞争、利益格局的变革、客户信息的泄漏、单边支付差错的难更改、资金的潜逃、跨区域的套现、洗钱行为、系统的不安全性、客户维权的困难等等一系列问题。全社会以及政府对期发展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效率性的平衡也越来越重视,不论是在学术界或者政策领域给与了越来越多的关注,虽然监管的制定和办法不断出台,但是制度的科学性和落实程度都是有限的,又加之互联网技术的快速变化使得我们很难在第一时间做出很好的办法应对。文章第一部分,介绍研究背景和意义,解释第三方支付和互联网支付等相关概念,用公共利益理、金融脆弱理论、金融监管理论和长尾理论论证第三方支付监管的理论依据。第二部分绍我国第三方支付的发展迅速的原因,并用第三方支付机构典型企业和在湖北省支付市场的发展现状来实证分析第三方支付在我国金融市场的发展状态。第三章为本文主要论证部分,分别分析了目前我国对第三方支付市场的监管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第四章主要对比国际上的几种金融监管模式进行横向分析国外监管方法。最后一个部分提出了对策建议,主要从我国金融监管模式改革出发,指出真正解决目前混业经营状态下的监管困境的手段就是改革我国金融监管体系以及加强宏观审慎监管等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