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软岩隧道塌方一直是困扰我国隧道安全施工的核心难题之一。针对过去和当前一段时间内我国隧道塌方事故居高不下的状况,软岩隧道塌方灾害控制研究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以软岩隧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软岩隧道塌方一直是困扰我国隧道安全施工的核心难题之一。针对过去和当前一段时间内我国隧道塌方事故居高不下的状况,软岩隧道塌方灾害控制研究显得尤为紧迫。本文以软岩隧道开挖面塌方为研究对象,基于180多宗隧道塌方灾害典型案例,分析其发生时间、发生前征兆、塌方位置、塌方规模、影响范围、所在区域地质详细描述,由此确定软岩隧道开挖面塌方灾害特征及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结合收敛-约束法基本理论,基于简化球对称模型推导出了软岩隧道开挖面最大挤出变形解析解。同时研究了不同施工工况对隧道开挖面变形的控制作用以及开挖面前方预加固锚杆对开挖面最大挤出位移的影响和作用机理,进一步采用数值模拟和现场监测数据对理论分析进行补充和论证。得出了如下重要结论:(1)根据统计塌方事故案例分析所得的软岩隧道塌方灾害特征及灾害影响因素,将软岩隧道塌方灾害特征归纳为隧道洞口段塌方、开挖面后方已开挖洞室塌方、开挖面塌方等3种类型,洞室塌方占32%,洞口塌方占7%,由开挖面及开挖面引起的后方围岩塌方数占61%,开挖面塌方已经是软岩隧道施工事故的主要形式。(2)以开挖面前方待开挖围岩和预加固锚杆为研究对象,根据收敛-约束的理论,建立了圆形隧道前方待开挖围岩与预加固锚杆在不同应力状态下的六种分析模型,推导不同分析模型下的径向应力和切向应力表达式以及描述开挖面挤出运动的无量纲U*的表达式,分析了隧道埋深、粘聚力、预加固锚杆的长度、刚度、强度等对开挖面应力和位移的影响,研究了预加固锚杆对开挖面的最大挤出位移的控制作用。(3)采用Flac3D分析了不同开挖工况、不同预加固锚杆布置条件和不同埋深条件对隧道开挖面挤出变形的影响。台阶法能有效控制隧道开挖面的挤出变形,保持围岩的稳定性;开挖面最大挤出变形发生在开挖面中心部位;随着锚杆长度和密度的增加开挖面最大挤出变形减小,但到锚杆的长度大于隧道半径时,继续增加锚杆的长度最大挤出变形值保持一个稳定值;不同埋深与不同锚杆密度下开挖面最大挤出位移值与第3章理论计算值进行比较分析,两种分析模式之间的最大相对误差为22%。(4)数值模拟结果与油竹山隧道现场监测数据基本吻合,表明该模型能较好反映油竹山隧道的实际情况,同时说明了随着开挖面的推进,研究断面的挤出位移逐渐增大。
其他文献
我国正从重经济发展忽视环境治理的发展模式向环境友好型经济发展模式的转变过程中,如何在促进经济增长的同时实现可持续发展成为我国面临的重大课题。作为一种新型的绿色融资方式,绿色债券近年来得到了国际机构、监管部门、学术团体的广泛关注。中共中央、国务院在2015年发布《生态文明体制改革总体方案》,首次确立中国绿色金融体系的顶层设计,之后发布的一系列政策性文件表明了对于绿色金融发展的支持,为后续绿色债券的发
研究目的:Na-K-ATP酶作为已被熟知的膜蛋白,广泛参与了人体生理及病理各个过程。在正常生理情况下,它参与了膜内外离子平衡的调节,维持静息电位,以及细胞膜内外的物质代谢等。而病理情况下,如偏头痛、家族性癫痫、充血性心力衰竭等,Na-K-ATP酶也发挥着相应的作用。也有相应的研究表明,Na-K-ATP酶对肿瘤的发生发展也起着重要的作用。在肿瘤细胞中,除了经典的对膜内外离子浓度的影响外,Na-K-A
我国北方寒冷地区,水利工程结构中的混凝土服役在恶劣环境中,这种环境对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和抗冻性能的要求很高,采用新型建筑材料——天然浮石混凝土,具有节约施工成本、增加
目前我国经济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在现代城市建设中。装配式建筑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预制装配式结构的优势也在部分层面体现了出来。目前国内预制装配式叠合剪力墙是从德国引
当前世界面临环境污染和能源危机双重考验,电动汽车以其污染小、效率高的优点快速发展。但是已有充电设施位置信息和使用状态的未知,加上用户出行路径和充电行为的盲目性和随
当今世界,全球化已经成为不可阻挡的潮流,各国之间的文化碰撞与合作交流十分密切,而作为文化载体的语言在其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因此,口译的作用不言而喻。笔者作为口译学习者,在深圳市理德铭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实习期间,有幸参加了该公司副总的就职仪式,并担任口译员。事后笔者对自己在这次口译实践中的表现进行反思,并着手从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录音语料进行分析,这就是本篇报告的由来。本文根据功能对等理论的四大
钛合金材料因具有优异的耐蚀性能、高强度、抗疲劳等显著优点,在航空航天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但钛合金铣削时切削温度高、刀具磨损严重、材料热传导率低,使其极易在加
近场声全息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声源反演及可视化技术,它通过对辐射源表面的声场测量,可将三维声场中的声学信息,如表面振速、声压等进行重建或预测,并成为研究并解决机械噪声问
随着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微电网作为集中式发电的补充,其分布式发电技术正日趋变得成熟。但是微电网的功率分配问题容易受到系统中各个分布式电源线路阻抗的影响,造成功率不
本文研究巨-子型结构采用隔震子结构形式的减震控制机理和控制性能,通过理论模型研究和工程案例分析,对其调谐减震控制机理予以进一步揭示,分析了隔震层参数对这类体系抗震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