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帛副词研究

来源 :西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wen07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凡是涉及古代文献的研究,其研究价值往往取决于研究材料的价值。所以,研究古代文献,首先要做的是研究材料的选择,我们应该选择那些能客观地反映所研究时代面貌的文献材料来作为研究对象。把出土文献作为研究材料,是因为它与传世文献相比,具有一些传世文献所没有的优点。传世文献在流传过程中屡经传抄、校勘和刊刻,难免会失真,而出土文献长期被掩藏于地下,未经流传,能够真实地保留当时语言的面貌,具有珍贵的语料价值,这就是出士文献最大的优点所在。战国秦汉时期虽有许多传世文献可供我们作语言方面的研究,但这些"后时资料"无疑与当时真实的语言事实有一定的差异,而出土文献恰好弥补了这一不足之处。这是我们选取简帛文献材料做副词研究的主要原因。   副词是指在句法结构中,一般只能充当谓词性结构中的修饰成分而从不充当被修饰成分的的词。副词是汉语虚词中非常重要而又数量最多的一个词类,使用频率很高,使用情况也比较复杂,因此对简帛副词进行系统整理与研究,将可以促进简帛虚词的研究,对探求简帛虚词发展史,以及整个汉语史都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本篇论文共分十章。   第一章为"绪论",简要介绍了本文研究所涉及到的简帛材料,概述了本文的研究意义与方法以及简帛副词的研究现状等,简要介绍了副词的定义、特点与功能;根据意义标准,我们将简帛副词划分为范围副词、时间副词、程度副词、频度副词、否定副词、情态副词、关联副词和语气副词8个大类,并对每个大类副词构成的基本面貌进行了简要说明。   第二章至第九章是本篇论文的主体部分,这八章分别对每一类副词进行了研究探讨,统计了每一个副词在简帛文献中使用的频度,并从语法功能和意义两个主要方面对其进行比较细致和深入的描写,在每个次小类后面都对该次小类中的副词的使用情况进行了小结。   第十章探讨了简帛副词研究对古汉语虚词研究的一些价值。论文最后附录有《简帛副词总表》和《简帛副词语法菜单》。
其他文献
婚姻和爱情是人类生命中的重要体验,也是文学作品积极反映和探索的对象。北美新移民小说中描绘婚姻和爱情的作品类型众多、姿态各异,尤其是对异国婚恋的描绘异彩纷呈、惹人注目
“V得A一点”构式形式简单,意义丰富,是现代汉语中一个比较常见、使用频率较高的构式。能进入构式中的“A”的词性有很多,本文仅研究“A”为形容词的情况。前人关于“V得”“A一点”以及与“点”相关的研究较多,对“V得+A一点”的研究较少。本文以邢福义先生的“两个三角”理论为指导,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将“V得A一点”作为研究对象,着重从语义特点和历时演变等方面对此构式进行细致地分析,并对它的语表特点
学位
新闻叙事是近年新闻学研究的热门话题,读图时代,图像技术迅猛发展给纸媒新闻创作带来巨大挑战,新闻文本形式发生前所未有的新变化,有些甚至颠覆了传统新闻报道的经典构造,两极化的
方位词是人类认知世界必不可少的要素,也是人类认知中极为重要的空间概念。它是现代汉语词类系统中相当重要、也比较特殊的一类词。因为它出现频率高,使用范围广,而语法属性和表
现代汉语中存在大量的“V+P+O”结构,本文将“V往+O”作为个案研究,将共时和历时相结合,从语义、句法、认知多角度来研究“V往+O”结构及其相关问题。   本文共分为六章。 
新世纪以来,乡土大地在现代性发展过程中面临着严重的危机。在乡土失落的背景下,“乡愁”逐渐成为新世纪以来乡土文学叙事的内在动力。乡土作家们对传统的断裂和人的本真性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