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国际工程背景下,来自不同文化背景的项目参与者对于工程建设履约的理解较为不同。出现争端时,需依靠自有专家、仲裁庭或法庭的针对性分析,这会耗费较长时间和较多费用等显性成本,更不用说对双方间合作关系造成的隐形损害。争端实质是工程企业和业主之间对于费用与工期之间的博弈,其往往以案例等文字性的叙述形式出现,和定量数据相比,具有主观性强、信息不完全的特点,案例研究常以经验研究的形式出现。目前,国际工程企业在众多履约完成的历史项目中有许多特点相似的争端问题,而解决方式和结果也具有相同之处,但未以有效的方式被利用起来和建立企业知识资源库,实现知识快速检索及共享,这成为制约企业降低争端解决成本和快速成长发展的关键问题之一。具体研究中,本文以企业成长理论和库伯学习圈理论为基础,建立“企业资源-经验学习-企业成长”研究模型。其次,将案例推理模型运用至研究中:结合文献综述与专家访谈的方式,识别国际工程背景下的争端原因和项目特征等两种因素,包括两种因素内的各种子项。然后,使用层次分析法分析对项目特征内各子项的重要程度赋予权重,表明不同项目特征对争端解决结果的不同影响程度;使用灰色关联分析法分析因素间的相似程度,表明不同项目间的总体相似情况。最后,本文通过对企业内部资源的分析,建立含有101个有效数据的案例库。采用实验法,对某目标案例进行拟合分析,根据争端原因筛选出8个相似案例,根据项目特征进一步筛选,剩余1个案例。通过最终的结论分析,具有数学相似度最高的案例与目标案例在问题描述和解决方案上可以互相借鉴,符合本文的基础假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