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产出导向法是由我国学者文秋芳教授及其团队研究和提出的,旨在以“产出”为导向,克服二语教学中的“学用分离”现象,提高教学效率,在语言教学界已产生较大影响。本文以实验的方式研究该方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作用和影响。本研究主要回答以下两个问题:第一,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是否有影响?若有,具体对其词汇深度与词汇广度的影响如何?第二,产出导向法是否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积极影响?本研究采用实验法,实验对象是西北师范大学2018级两个班的38名东干族留学生,将这两个班分为对照班(东干1班,N=19)和实验班(东干2班,N=19)进行为期3个月的教学实验。实验班采用产出导向法,对照班采用传统的课堂教学法。通过测试、调查问卷和访谈的方式收集有关的数据,并用Excel和Spss26.0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本研究得到以下结论:第一,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高有效,但效果未达到统计意义上显著水平。词汇广度方面,产出导向法对词汇复杂性和词汇多样性产生积极影响,具体表现为实验班学生作文中使用的词语更多样、词语类型更丰富,同时词语混淆、缺失现象低于对照班。在词汇深度方面,产出导向法对词汇意义的影响有效,具体表现为实验班的在词汇意义错误率上低于对照班。第二,产出导向法对对外汉语词汇教学有积极影响。根据调查问卷与访谈分析结果,在教学效果方面,产出导向法对增加词汇量和记忆词汇产生积极影响;在学习态度方面,产出导向法有利于提高学习兴趣,学生对汉语词汇以及汉语学习的态度有积极转变;在教学评价方面,学生对产出导向法的作用持肯定态度,接受度与满意度相对较高。本文通过以上研究,考察了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产出导向法对东干族留学生产出性词汇能力的提高有效,对外汉语词汇教学产生积极影响,同时也验证了产出导向法在对外汉语词汇教学领域的指导和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