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字签名是密码学的核心技术之一。1996年Mambo提出了代理签名,它是数字签名的一种特殊形式。代理签名可以实现原始签名人将其数字签名的权利委托给代理签名人,让代理签名人代替其行使签名权。代理签名广泛应用于电子商务、电子拍卖等场合。2003年Al-Riyami和Paterson提出了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的概念,成功地解决了传统公钥密码体制中证书的管理问题和基于身份的公钥密码体制中的密钥托管问题。在无证书密码体制中,秘钥生成中心并不知道用户的完整私钥。从而,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下的签名能够达到真正的不可伪造性。2005年Li结合无证书公钥密码体制与代理签名的优点,首次提出了一个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随后,大量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被提出,这些无证书代理签名都是基于双线性对运算的,其操作复杂、效率不高。2013年He首次提出了一个签名长度为5的无对运算的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并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给出了基于DLP困难性问题的安全性证明。虽然无对运算的无证书代理签名的效率很高,但是现有方案的签名长度还比较长。本文围绕无证书代理签名进行研究,具体研究内容如下:(1)无对运算的无证书数字短签名,(2)无对运算的无证书代理签名,(3)无证书代理盲签名。论文的主要研究成果有:1)提出了一个无对运算的无证书签名方案(ZLX方案)。给出了该方案在随机预言机模型下基于离散对数困难性问题的形式化安全性证明;对该方案进行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的签名长度比其他无对运算的无证书数字签名的签名长度更短;2)基于ZLX方案,提出了一个无对运算的无证书代理签名方案(ZLT方案)。通过安全性证明,该方案满足自适应选择消息和身份下的存在性不可伪造的性质。ZLX方案签名长度比He方案的签名长度短;3)分析了余丹等人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该方案中,原始签名人A在为代理签名人B生成代理密钥时,将自己的私钥S A泄露给了代理签名人B。于是改进了该方案,提出了一个安全的无证书代理盲签名方案,并对该方案进行安全性分析和效率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方案满足无证书代理盲签名的安全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