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中国的社会转型已经进入了拉锯和胶着的状态,由于中国的现代化是外发型的,加之现代化发展的曲折历史以及复杂的社会背景等原因使得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加速发展时期的各种问题集中爆发了出来:社会转型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转型问题层出不穷,社会转型整体上劲道不足的状态;而在道德层面,制度正义和公民道德缺失等公德困境以及道德迷失、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等私德问题也一直阻碍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本研究主要包含五部分内容:绪论及四章节的论述。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论文选题的缘由、国内外关于该课题的研究现状、以及研究目标、构思和研究方法。论文第一章的内容是相关概念界定。主要对“传统道德”、“现代转型”和“制度文化”进行了概念的分析和界定。由于国内外对制度文化的研究较少,笔者主要从分析文化和制度的概念入手,通过总结学者关于制度文化内涵的解释,对制度文化概念进行了分析和界定。第二章主要论述了制度文化是传统道德现代转型不可忽视的视角。本章共分为两大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了传统道德何以要进行现代转型。笔者首先从呈现近现代传统道德断裂的历史事实入手,明确了全盘否定传统道德所带来的转型困境,提醒我们要理智对待传统道德。其次,对传统与现代的辩证关系进行了阐述。厘清了传统浸润在人们当下的社会生活之中,传统立足当下着眼未来的特点。再次,通过对弃绝传统道德之路不可走的论述明确了传统道德的现代意义。最后通过中国现代性道德体系应当是现代道德与传统道德的融合最终明确传统道德缘何要实现现代转型。第二部分主要论述了传统道德现代转型需要直面制度文化。笔者通过分析制度文化内含传统道德,传统道德现代转型面临制度文化变迁的社会大背景,制度文化有助于促进传统道德现代转型中规则与美德的统一以及制度文化有助于促进传统道德与现代道德的融合四个方面揭示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必须直面制度文化。第三章对制度文化视角下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困境进行了分析。这一章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笔者探讨了“现代性谋划”和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路向问题,通过对“现代性谋划”的分析,笔者认为正义是现代社会的根本价值取向,而主体性是现代社会的基本特点,但目前中国制度正义的价值取向不明晰,而制度又规定社会的基本结构和框架,因此,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必须以制度正义的实现为基础;同时,当前我国建筑在主体性和契约关系基础之上的公民社会未形成,公民道德有所缺失,因此,如若不建设好公民道德,作为于伦理型大国中产生的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则会陷入无力之中。总之,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路向应是作为社会公德的补充,但传统道德同时作为中国的道德之本根,因此,传统道德的现代转型应当走返本开新之路。第二部分着重论述了中国当前社会公德的困境:制度正义及公民道德问题。传统道德的断裂所引起的私德困境:道德迷失、价值迷失和道德失范等。第四章主要探讨了制度文化视角下传统道德现代转型的对策。这一章主要由三部分构成。第一部分论述了如何加强社会公德建设。主要从明确正义作为制度的根本价值取向和加强公民道德建设两部分进行。第二部分论述了如何加强私德建设,即促进传统道德走返本开新之路。传统道德的返本开新之路主要包含在最广泛和最现实层面挖掘和储备传统美德资源,建立美德资源库;在日常生活伦理层面实现传统礼仪和习俗的回归,建设道德共同体;在价值选择方面构建中国道德理论知识体系;在整体的道德范式上,融会古今,孕育与培植新的道德范式等。第三部分论述了加强制度文化建设,以促进规则与美德的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