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USRP的北斗伪卫星收发机设计

来源 :西南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haochaoch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伪卫星是一种布设在陆地、海礁等区域的导航信号发生器,它既可以用来解决全球导航卫星系统(GNSS)在某些环境中定位精度低、甚至无法定位的问题,也可以通过多颗伪卫星同步组网构成伪卫星网络,实现独立的导航定位。我国北斗全球卫星导航系统(BDS)已初步建成,北斗卫星导航技术进入了一个新的研究阶段,服务北斗系统的伪卫星技术已成为众多学者和研究机构的研究热点。本文在研究BDS和传统伪卫星技术的基础上,基于通用软件无线电外设(USRP)设计了一款北斗伪卫星收发机原型系统,对系统中的部分关键技术进行技术验证。首先,综述了北斗伪卫星关键技术和软件无线电技术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参照BDS的信号结构研究了北斗伪卫星信号应具备的结构特征,对比多种伪卫星时间同步技术,分析研究了北斗伪卫星时间同步处理方案。其次,详细介绍了北斗伪卫星系统的组成,给出了基于USRP的伪卫星收发机的整体设计框图,搭建了系统开发的开源软件无线电(GNU Radio)和USRP软硬件平台。文中重点研究了北斗伪卫星信号的生成机制,在GNU Radio软件平台上完成了北斗伪卫星基带信号源的设计与实现,并进行了仿真验证,同时给出了基于USRP的发射单元数模转换和射频处理模块的硬件功能设计。再次,结合北斗伪卫星收发机的工作原理研究了接收单元的中频数字信号处理机制,包括信号的捕获和跟踪算法,并在GNU Radio软件平台上实现了收发机的中频数字信号处理功能和相关仿真验证。基于USRP完成了接收单元整体的功能模块设计,包括USRP子板的射频处理、母板的模数转换等。然后,针对多颗北斗伪卫星之间的同步组网问题,基于对Locata系统时间同步技术的分析,给出了北斗伪卫星系统的同步组网方案及北斗伪卫星收发机之间的时间同步机制,并完成了相关算法设计,通过仿真验证该方案可以有效实现北斗伪卫星信号之间的准确时钟同步。最后,对本文各项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和展望,并为下一步的研究提出了方向和建议。
其他文献
本文运用斯图尔特的文化生态学理论,以《哈利·波特》系列小说为具体研究文本,结合什克洛夫斯基的陌生化叙事理论,探究文化生态因素与文学叙事手法双向的影响作用。本文的研
目的 初步探索低强度脉冲超声(Low intensity pulsed ultrasound,LIPUS)对SD大鼠应用细胞周期M期特异性药物多烯紫杉醇、G2期特异性药物依托泊苷化疗所致骨髓抑制的影响,并且
为寻找植物源天然抗氧化剂,采用单因素试验、正交试验、葡聚糖凝胶柱层析纯化等方法对插田泡叶中SOD酶进行了研究,并对SOD酶的种类进行了初步鉴定。结果显示,插田泡叶中SOD酶
以唐山南湖公园为例,分析其规划现状和缺陷,并针对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将其打造为环保、节能、节水型园林的优化措施。
乌努格吐山铜钼矿台阶爆破存在大块率高、根底、岩墙等问题,严重影响铲装效率,增加生产成本。在矿石区块度过大,易造成选矿厂粗碎站堵仓,增加旋回破碎机的故障率,严重时甚至
转录调控因子,也被称为序列特异的DNA结合因子,通常包含一个或者多个DNA结合结构域,通过结合某个基因的DNA序列,进而调控一系列特定基因表达,在各种组织器官的谱系命运决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转录因子是基因编码的蛋白产物,随着基因组研究的不断扩大,人们发现一个基因会受到多个不同的转录因子的调控,越来越多的转录因子被发现,这使得转录因子家族逐渐成为人们的研究热点。目前来看,关于转录因子的研究,主要涉及
STEM教育理念是通过跨学科的方式来综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这四门学科的相关知识,以培养满足社会需求的具有个性化及实践创新能力的人才。文章以靛蓝胭脂红在不同的
针对“机械CAD”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根据课证融通的需要,对机械CAD的内容进行了整合,改进了教学方法和课程考核方式,并将课程延伸到课外,经过近两年的改革尝试,学生的绘图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