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型矿用挖掘机的生产与研发设计水平,基本决定了一个国家露天采矿基础设备的发展水平。“75m~3大型矿用挖掘机研发”是由太重集团公司主要承担的,并且属于“十二五”山西省科技重大专项“装备制造关键技术”的重要项目,它的诞生标志着我国大型矿用挖掘机制造技术已经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行走底架作为挖掘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疲劳寿命将会直接影响到WK-75矿用挖掘机的工作效率和产量。对行走底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不仅可以得到各种工况下行走底架的危险部位还可以得到危险部位的使用寿命,对生产的安全进行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对行走底架进行疲劳寿命的研究,是在对行走底架进行静强度分析与校核以及刚体动力学仿真与分析的基础上进行的。本文回顾了大型机械式挖掘机的发展史以及发展特点,并且对未来发展趋势做出了预测。研究分析了对零部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的常用方法,并根据行走底架实际工作受载情况,参考多轴高周疲劳破坏分析的基本方法,提出了对行走底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的基本步骤。首先根据太重提供的相关数据,通过UG完成了对行走底架三维模型的建立。提出了行走底架工作过程中三种典型的工况,并对这三种工况下的行走底架进行相关的研究。通过理论计算得出行走底架在三种工况下所承受的载荷和力矩,并建立ANSYS有限元分析模型,添加载荷过程中由于在Workbench中力矩无法直接添加,把力矩简化成48个力偶进行添加,最后对行走底架的三种工况分别进行应力应变分析。接下来就是对行走底架进行动力学分析,根据挖掘机工作状态下的实际情况,在ADAMS中添加合适的约束,在ADAMS中建立挖掘机的虚拟样机。根据WK-75挖掘机实际工作中的提升以及回转速度,添加相应的驱动函数,在ADAMS中实现了对挖掘机不同工况下的动力学仿真模拟。并且提取出不同工况下行走底架的载荷谱,通过对这些载荷谱的对比分析,得出行走底架的危险工况。结合行走底架在挖掘机工作过程中的载荷谱以及静力学仿真结果,然后使用FE-SAFE软件完成对行走底架的寿命分析,最后将分析结果导入到ANSYS中进行后处理,分别得到三种工况下的行走底架疲劳寿命的应力循环次数,并且计算出对应的疲劳寿命。通过对比分析,可以得到工作循环次数最少的位置,也就是可以得到疲劳寿命最短的部位以及该部位的疲劳寿命。行走底架进行疲劳寿命分析,对WK-75矿用挖掘机的安全稳定的生产有一定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