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秦汉时期,死刑、肉刑及劳役刑中大都融入羞辱功能,犯罪者在受刑的同时接受精神上的羞辱,即实现了“一刑罚两功能”。秦汉时期死刑和肉刑的最终目的旨在将犯罪者永久性地驱逐出共同体,劳役刑则分为两段,汉文帝刑制改革前的秦及汉初,劳役刑为无期刑(或者称不定期刑),实际上是将人永久性地驱逐了,而改革后的劳役刑变成了有期刑,此时犯罪者被暂时性地驱逐。以汉文帝刑制改革为界,秦汉时期刑罚的羞辱功能发生了很大变迁,但这种变化主要及于肉刑、劳役刑等生刑,对死刑的羞辱功能影响不大,这是笔者的核心观点。对于生刑,汉文帝刑制改革破肉刑体系,强化劳役刑体系,改无期刑为有期刑(无期刑与永久驱逐功能对应,有期刑与暂时驱逐功能对应),改革后形成的以“髡钳城旦舂”为代表的劳役刑虽仍具有羞辱功能,但毛发削落,可再生长,是暂时性的羞辱,而刻肌肤、终身不息的肉刑则是永久性的羞辱。改革使得生刑的羞辱功能由永久性羞辱转变为暂时性羞辱,受刑者暂时被驱逐出共同体,有改过自新、复归社会的可能。对于死刑,自秦至汉,其羞辱功能没有改变,仍然是从精神和肉体上将受刑者永久性地驱逐出共同体。笔者从秦汉时期死刑、肉刑、劳役刑的羞辱功能出发,分析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具体变迁过程,总结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发展演变轨迹。文章分五部分进行论述:第一,即文章引言部分,包括选题缘由、文献综述、结构安排等。第二,论述秦汉时期死刑的羞辱功能。首先阐释对“刑罚羞辱功能”的理解,其次阐明秦汉时期刑罚制度产生和执行的背景,然后分析秦汉时期典型死刑的羞辱功能,最后对秦汉时期死刑羞辱功能的发展演变进行一个简单的总结。第三,论述秦汉时期肉刑的羞辱功能。以几个受肉刑的历史人物为例,依次分析黥、劓、刖、宫四种肉刑的羞辱功能。汉文帝改革废止肉刑,导致肉刑的永久性羞辱和驱逐功能消失殆尽。第四,论述秦汉时期劳役刑的羞辱功能。以对“刑”、“耐”、“完”、“髡钳”等的理解为出发点,分析秦汉时期劳役刑的羞辱功能。汉文帝改革前的秦及汉初,有融入暂时性羞辱功能的劳役刑,如耐城旦,也有融入永久性羞辱功能的劳役刑,如黥城旦,而改革后的汉代,融入永久性羞辱功能的劳役刑不复存在,刑期也有期化了。第五,写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变迁及评价。以第二、三、四部分为基础,笔者先从中提取出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特点,如依附性、公开性等,然后分死刑和生刑两小部分来具体分析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变迁及汉文帝改革对变迁产生的影响,最后对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变迁进行评价。正文最后是结语部分,总结秦汉时期刑罚羞辱功能的发展演变轨迹。秦汉时期死刑羞辱功能没有改变,都旨在将犯罪者从精神和肉体上永久性地驱逐出共同体,生刑的发展变化历程为:肉刑体系向劳役刑体系转变,无期劳役刑向有期劳役刑转变,生刑的羞辱功能发展变化历程为:永久性羞辱功能向暂时性羞辱功能转变,永久性驱逐向暂时性驱逐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