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供求理论的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的模型研究

来源 :东北财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ongyu2033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代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与此同时,客户角色发生了重大转变,其地位已获得了显著的提高。另一方面,金融市场逐步开放,银行业的竞争日益激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本文结合现实的供求关系,研究构建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的模型。以期为商业银行提供新的管理思路,为商业银行实施客户知识管理提供参考或指导。本文综合采用文献分析法和策略研究法等,对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展开一系列的研究。通过基础理论的介绍与铺垫,引出文章的主题部分——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分析了银行与客户的知识来源及分类。在前人学者的研究基础上,站在商业银行的角度,将客户知识分为:有关客户的知识;来自于客户的知识;客户需要的知识;合作创造的知识。梳理了该管理活动的过程,包括客户信息的获取;加工处理;共享与转移;创新及应用等。并具体介绍了每一步是如何展开的以及每一步涉及到的相应信息技术和管理方法等。文章重点研究在供求理论基础上,构建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模型框架。并对模型进行阐述和特点分析,包括供求关系的体现,知识联盟关系,知识循环创新等特点。从供求关系的角度出发,充分分析商业银行与客户在知识供给与需求上的角色转变和现实需要。本文从跨组织的角度研究知识在商业银行与其客户间的共享与转移,并主要从商业银行角度分析对其客户进行知识管理的系列流程。文章的创新研究及主要贡献包括:首先,拓展客户知识管理在应用领域的研究。过往研究大多集中于理论方面,更为突出的是在具体某一领域中的研究有待丰富。本文研究焦点是客户知识管理在商业银行中的应用。其次,从供求关系角度出发,源于实际市场情况中的弊端和客户参与意愿低的情况。因此提倡在获取来自客户的知识的同时,向客户传送其需要的知识,推动交互行为,努力实现商业银行与客户的“双赢”,促进客户知识管理的实施。再次,模型构建上,加入商业银行与其客户合作创造知识的结构,展现了二者的知识伙伴的高层次关系,也是区别与前人学者的客户知识管理模型的重要地方,体现了该管理活动变向的把客户“转变”为其员工,将商业银行由原来的自我关注和自我建设引向共同关注,共同建设。模型不仅结构清晰,脉络清楚,同时展现了知识的循环传递过程,内容在不断地发生变化,更为重要的是质量在不断提高,体现了知识价值的螺旋性提升。最后,该研究适应于当前经济时代客户对产品和服务的多样化、差异性需求,可以最大限度的发挥客户知识的价值,增强商业银行的核心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总之,本文对提高商业银行客户知识管理能力方面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分析阴道超声检查(TVS)与宫腔镜检查(HS)对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病因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23例围绝经期异常子宫出血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对病历中TVS结果、HS
IPO(Initial Public Offerings;首次公开发行)是指一家公司第一次将它的股份向社会公众出售,一旦IPO完成后,该公司就可以申请到证券交易所挂牌交易。IPO是股票在二级市场上第
近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的迅速发展,相对于对外贸易的“量”来讲,对外贸易的“质”,即贸易结构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初级产品的贸易额占总贸易额的比重逐年下降,工业制成品的比重
十六大指出我国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发展方向是"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我国中小企业为推动和实现自身制度、技术、管理创新,为
流动性在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中占有重要地位,在正常情况下,商业银行会持有一定数量的流动性资产,以应对可能出现的流动性冲击。当银行受到流动性冲击时,流动性紧缺银行可以通过银
全球茶业大联展——深圳茶博会今年将迎来第五届,将于12月20~23日在深圳会展中心举办。四大展馆全新规划,规模位居全球第一经过多次与深圳会展中心沟通协商,本届茶博会最终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