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分为4章,分别论述了鳞毛蕨属大羽鳞毛蕨的化学成分、11种蕨类挥发油的化学成分、6种蕨类的脂溶性成分和近年来鳞毛蕨属化学成分的研究进展。一、大羽鳞毛蕨的化学成分研究从大羽鳞毛蕨乙酸乙酯部位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从大羽鳞毛蕨甲醇部位分离得到3个化合物。通过波谱数据分析,鉴定了其中的8个化合物结构。其中DB2和DB3分别是棕榈酸和硬脂酸,DB1、DB4、DB6和DB-B为萜类化合物,DB8为β-谷甾醇,DB-A为氨基甲酸类化合物。二、11种蕨类挥发油化学成分的SPME-GC-MS研究研究发现同属挥发油的化学成分之间有很大的相同点,壬醛广泛存于在这11种蕨类的挥发性成分中,是该11种蕨类主要的呈香成分。十四烷,十五烷,十六烷和十七烷等饱和烷烃在十一种蕨类中广泛存在,饱和的脂肪烃是植物体蜡质的主要成分,对植物起着保护的作用,一旦形成就不再参与物质代谢,是新陈代谢末端的产物。三、6种蕨类脂溶性成分的GC-MS研究在这6种蕨类脂溶性成分中大量的油酸和亚油酸是人体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对降低人体血压、降低血清胆固醇有明显疗效;对防止冠状动脉硬化和血栓的形成有着积极的作用。在这部分的研究中还检测到了一系列人体所必须的多不饱和脂肪酸,α-亚麻酸和γ-亚麻酸在人和动物体内都发挥着重要作用。四、鳞毛蕨属蕨类化学成分研究进展鳞毛蕨属蕨类良好的药理作用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近年来的研究从鳞毛蕨属蕨类中发现了81种间苯三酚类化合物、15种萜类化合物、10种黄酮类化合物、5种木脂素类化合物以及其他类型化合物(包括苯乙烯类、甾体、有机酸类化合物)。间苯三酚类不仅是该属的主要特征性化学成分,也是产生药理活性的主要成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