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在功能语言学的研究中,越来越多的研究者逐渐把目光从对语篇内容和形式的研究,也就是对于概念意义和语篇意义的研究转向对人际意义的研究。人际意义的研究现在已经吸引了各个领域的学者的目光,包括哲学家、语用学家、社会语言学和系统功能语言家,其中系统功能语言学家的贡献最大。人际功能是由功能语言学家韩礼德提出的三大语言元功能之一,其它两项功能分别为概念功能和语篇功能。韩礼德认为人际功能和人际意义是两个可以互换的概念。人际功能指的是语言除了传递信息之外还具有表达讲话者的身份、地位、态度、动机等功能。通过这一功能,讲话者使自己参与到某一情景语境中,来表达态度,并试图影响和改变他人的态度和行为。国内外从功能语法角度对人际意义的研究已涉猎到很多体裁,如广告、学术论文、新闻、自传、总统的演讲词等,但很少有人把目光关注于中国大学生的英语演讲中人际意义的研究,而从系统功能语言学角度对即兴演讲的研究更少。随着大学生英语学习水平及热情的不断提高,全国英语演讲比赛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英语学习者,而且水平也达到了一定的程度并形成其独特的特点,其研究的特殊意义在语篇的人际意义分析方面,对其语篇人际意义的分析,有助于我们深刻理解演讲的最终目的是要向听众传达信息,说服听众相信他们所说的话。因此该选题以中国大学生在英语演讲比赛中即兴演讲语篇为研究对象,通过情态系统来研究其人际意义。在演讲中,情态系统因其能很好地联系演讲者、评委和观众之间的关系与感情,因此成为实现人际意义的一个重要的手段。韩礼德指出,人际意义具丰富的词汇实现资源。在功能语言学中,语气、情态、人称及其它的评价手段等都是人际意义的实现手段,其中情态是一个复杂的功能领域和主要的实现方式,以其独特的方式向功能主义理论作出了挑战。此选题主要是运用系统功能语言学理论框架中的情态系统来对人际意义进行分析。在语篇分析中,情态是人际功能的主要实现手段,是演讲者对自己所讲的命题的成功性和有效性的判断,或在命题中要求对方承担的义务、或在提议中要表达的个人意愿。情态是介于是与否之间的中间领域。广义的情态还包括意态。按照情态的层层分类,可有144种情态。情态系统可以分为情态和意态,情态主要表达可能性、频率、义务和倾向性等,它们各自都有相应的词汇资源。从调值来看,情态可以分为高、中、低三级,演讲者可以通过不同的调值来反应他对命题判断的效度,来表达演讲者对命题的确定性、命令的效度和态度的坚定性。从情态的倾向性来说,情态又有主观显性、主观隐性、客观隐性和客观显性之分。对于人际意义实现方式的讨论主要有五种:情态词、情态副词、情态词和情态副词的组合、谓语动词的扩展形式及情态的人际隐喻。此研究正是对上述对情态的分类及实现方式进行详细的分析,统计其各自出现的频率和方式,具体的词汇资源及必要的例证会一一列举来说明通过情态系统在即兴演讲中所表达的人际意义及情态在其所起到的作用。该选题的语料来自从2004年到2008年五年的全国英语演讲比赛,每届前十名选手的即兴演讲部分,共五十篇语篇。选题从系统功能语法角度出发,运用韩礼德的情态系统对中国大学生在全国英语演讲比赛中即兴演讲语篇中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采取量化和描写的研究方法,目的在于分析讨论实现人际意义的各种词汇资源、频率以及情态在演讲者对观众和评委表达人际意义方面所起到的功能,意在发现演讲者在运用情态系统表达人际功能的特点,提出建议,以期丰富系统功能语法在中国口语语篇研究中的应用、提高演讲水平、英语口语水平和语言交际能力。通过对情态系统实现手段、三级量值、情态取向及类型的分析,结果表明:从情态的各种实现手段方面,演讲者大量使用限定性情态词和人际隐喻的方式,相对而言,情态附加词、被动谓语动词、谓语形容词的使用频率相对较低。在限定情态词方面,can和will使用频率最高,尤其在表达概率和意愿的时频率更高。人际隐喻表达中,演讲者对主观显性表达方式尤其偏好,其中I think是使用最多的人际隐喻方式,另外,相比较而言,隐形表达方式的使用频率要大于显性表达方式的使用频率。在量值方面,演讲者多使用中低量值的词来表达自己的命令和建议。在演讲中,情态系统在表达人际意义方面起到了重要的作用。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削弱演讲者态度的肯定性,避免表达观点的绝对性。在一定程度上,情态动词的使用可以使演讲者的判断更容易接受,从而减少其观点的争议性,因而可以使演讲者更容易得到观众对其观点的认同,得到评委的高分。除了上述情态动词在人际意义的功能外,情态副词的使用还可以使演讲者避免承担绝对责任,他们可以为演讲者挽回面子、使自己的对问题的评论及观点更加客观、表达方式更加礼貌。情态人际隐喻的使用可以掩饰演讲者的责任,使他们的观点表面上看来是客观的表达方式,因而这种表达方式在演讲者遇到进退两难的问题时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演讲者使用人际隐喻的表达方式更容易吸引听众,使他们参与到自己观点的思考当中去。演讲者更多的使用低、中值的表达方式可以使其演讲更容易使听众接受,避免绝对的判断。而在倾向性方面,主观显性和主观隐性的表达方式则可以使演讲者的表达更委婉、更礼貌。总地来说,通过情态的各种表达方式,演讲者使自己的演讲更加礼貌、客观和容易接受,因而能很好达到表达人际意义的目的。另外,不考虑量值的影响,统计数据也显示出演讲者在使用情态表达方式的不平衡性,演讲者多运用自己熟悉的情态表达方式,如限定性情态词can和will,而对于might,shall,ought to等词则选用的很少。演讲者对谓语动词的扩展形式这中表达方式也用的不多。虽然人际隐喻的运用占了很大的比例,但多集中于I think,I believe这两种表达方式,而对于其它的表达方式如I suppose,It is proved that等则应用的较少。这种不平衡性一方面可能由于题目内容,多数题目要求演讲者表达对某一问题的看法,也可能由于中国学生习惯在每句前都加上I think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上述情况反映了学生对情态表达的熟悉程度与应用情况,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有必要进一步强调每种情态表达方式的重要性及其在表达人际意义中的作用。该课题采取系统功能语言学的研究方法对大学生英语即兴演讲的人际意义进行分析具有一定的理论和实际意义。选题选取的语料在一定程度上最真实地反应大学生英语的口语水平,因此对于其存在的优点及不足之处的分析对于大学生英语口语教学、提高演讲中人际意义的表达以及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培养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和参考价值。在理论方面,通过分析人际意义在情态系统中的表达,不仅进一步验证了功能语法方法对语篇分析的优势及其可行性,而且还可以看作是体裁方面新的补充。鉴于研究者均为全国演讲比赛前十名的选手,因此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演讲可以作为成功的例子来借鉴和效仿。该研究希望通过对情态系统的各种实现手段所体现的情况以及在语篇中的功能等方面的分析对演讲者如何更好地与评委和观众产生共鸣,更好地表达人际意义提供参考价值。另外本研究假设在演讲比赛中情态系统对于人际意义的表达有其多重作用,在即兴演讲中,情态表达方式的使用不仅可以准确地表达演讲者的观点和态度,而且能有效地与观众和评委进行交流,增强话语的礼貌性,有效性和可接受性。本研究以期可以丰富系统功能语法在中国口语语篇研究中的应用来提高大学生英语演讲和口语水平。通过了解英语情态系统的结构特点,期望大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情态的用法,更准确、更礼貌、更委婉地表达自己的言语,更好地探索和表达人际意义,从而进一步提高人际交往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