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前戏曲研究

来源 :南京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3次 | 上传用户:martinga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卢前(1905—1951)是南京籍现代文化名人,在他短暂的一生中,于政、学两界,文学创作、学术研究、文化传播等众多领域均有建树,尤其在词曲学传承谱系上居于重要一环。本文聚焦于作为戏曲作家与文艺理论家的卢前,将其置于二十世纪上半叶的社会文化思潮的变迁中考量,结合他个人所处的文化生态位,从他的生平思想、文艺理论、戏曲创作三个方面着手分析与探究,试图寻找出三者之间的有机联系。本文共由七个部分组成:绪论部分,总评卢前的文学史、学术史地位,介绍学界对卢前的研究现状,梳理本文的写作思路。第一章探讨卢前的生平思想。以他人生中的转折性事件和对他的人生轨迹有影响的历史事件为节点,将其人生划分为四个阶段,捕捉其思想流变的轨迹,寻绎其社会文化思想对其创作与学术研究所可能产生影响。第二章讨论卢前的文艺理论。一是注意其与当时主要由学衡派引领的文化保守主义思潮的关系,二是注意其文艺主张的前后变化。第三章研究卢前的北曲杂剧《饮虹五种曲》。在版本比较与本事溯源的基础上,结合社会背景和作者的成长经历,推测他选择这组题材的内在动因,蠡测五剧中所体现的文化观念与美学思想,品评创作得失。第四章研究卢前的南曲杂剧,在参考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于已见著录的《女惆怅爨》三剧外,补充《投河中》一种。厘清《女惆怅爨》与《四禅天》这两个南曲剧集之间的关系。具体分析每剧的创作时间、本事来源、思想内涵与艺术成就。第五章研究《楚凤烈》传奇。重点纠正前人对其创作时间、素材来源、创作动机、思想内涵的误判。在本事溯源和版本比较的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分析其主题命意,评价其艺术匠心和创作成绩,最后讨论其未能付演的原因。余论部分对《河梁话别》、《孔雀女》这两个体裁与中国戏曲有别的剧本作一简单的考论。
其他文献
沈善宝是清代中后期闺阁诗坛上的一位重要作家。其生活的年代正是清代由盛转衰的历史节点。这个时代同时也赋予这位不平凡的女性豪迈超拔的气概和积极入世的情怀。沈善宝幼年
明清刊本小说中充斥着大量的插图,几乎到了无图不书的地步,家喻户晓的“四大名著”无一例外都有插图本刊行于世,而明朝“四大奇书”之一的《金瓶梅》也是有插图刊本的。实际
论文对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进行考察,基于郭沫若史剧观的分析,阐述其史剧观与戏剧性之间的关系,并从人物、事件、节奏等角度深入阐释郭沫若历史剧的戏剧性及其艺术呈现方式,
目的探讨胃异位胰腺伴发导管腺癌的临床病理特征、诊断及鉴别诊断。方法根据1例胃异位胰腺伴发导管腺癌的病例,搜集整理患者的临床资料,对病理切片做形态学观察及免疫组化检
近些年来,我国环境问题日益加重,这其中的原因有很多方面。环境保护法作为我国环境保护的主要屏障必须承担起自身应有的作用。在我国的环境法学研究中,大多数学者只关注环境
曲谱序跋内容丰富,数量可观,是研究曲谱和曲学理论的重要文献资料。本文采用广义的序跋概念,研究范围包括序、跋、题词、凡例、总论等曲谱非正文部分的内容。本文共搜集到古
目的:观察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多囊卵巢综合征不孕症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采用复方玄驹胶囊联合克罗米芬治疗,
人类学诞生于十九世纪中期的西方,在整个人文科体系中出现得比较晚。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后期,现代主义反思思潮席卷整个西方思想界,人类学遭到全面的冲洗,传统人类学家追求的科
《韩湘子全传》是明代后期的一部长篇章回体小说。全书以三十回的篇幅系统而完整地讲述了韩湘子修道成仙继而度脱其叔父韩愈、婶母窦氏以及妻子芦英等人的故事。《韩湘子全传
郝经,泽州陵川人,元初重要的理学家、文学家与政治家。自幼随父母寓于燕、赵之间。蒙古宪宗三年(1253),入金莲藩府,条陈进言达万余数。中统元年(1260),郝经以翰林侍读学士,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