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导引的果蔬采摘机器人行走系统运动控制与试验研究

来源 :江苏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anzhiwu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于果蔬采摘机器人的研究,是近年来农业工程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要实现果蔬采摘机器人自主摘取果实的目标,需要其行走装置能平稳运行,并且能自主行走,即可以自主跟踪预定路径,以实现机器人无人自主作业,所以其行走装置的设计及自动导航控制作为核心技术,也成为了研究热点。  本文以磁导引式果蔬采摘机器人为研究对象,对其行走装置进行分析,并设计了一种新型纯滚动式行走装置,在此基础上,依据磁导引传感器工作特性,设计了相应的导引算法,并对该算法进行仿真分析,验证其可行性。最后通过软件功能设计,对机器人自主行走控制装置进行硬软件联合调试,开展实验验证该行走装置的合理性以及控制算法有效性,实现了果蔬采摘机器人纯滚动式转向机构设计及基于电磁导引的路径跟踪功能。  论文主要研究工作如下:  1.机器人纯滚动式转向机构设计。对现行机器人梯形转向机构进行分析,证明该机构在转向运动过程中,会产生滑动摩擦,影响机器人运行平稳性及轮胎使用寿命。针对此问题,设计了一种新型行走转向机构,通过电动推杆的运用,实时改变前轮横拉杆长度,结合艾克曼转向模型,推导该机构的运动学规律。该机构在任意偏转角下进行转向,四车轮均作纯滚动运动,可减少轮胎磨损,提高机器人运行平稳性。  2.基于电磁导引的机器人路径跟踪算法设计与仿真。建立果蔬采摘机器人行走系统运动学模型,并在分析电磁导航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分布位置的基础上,选择PID算法作为导引算法。同时,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中建立机器人路径跟踪仿真系统及车体二维可视化模型,通过设定机器人相对于预定路线的不同初始偏离状态,对该算法进行了圆曲线和蛇形路线跟踪仿真,验证算法有效性。  3.针对机器人行走系统运动控制的试验研究。根据系统功能要求,进行软硬件设计,实现了机器人导航信息采集,数据显示和自动路径跟踪等功能,以达到系统的界面显示更直观、易操作。通过设定机器人相对于预定路线不同的初始偏差状态(包括左偏、右偏、机器人初始位置不在预定路线上等情况),进行圆曲线和蛇形路线的跟踪实验,达到系统自动纠偏进行路径跟踪的预期功能,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试验表明机器人运行平稳,在任意初始偏差状态下都能快速跟踪到预定路线,当行走速度在0.1~0.5m/s时,最大转弯半径≤1.5m,最大跟踪误差±70 mm,直线段稳定状态误差±25 mm。误差相对较小,在预期误差范围之内,达到了预期设计目的。
其他文献
《回遮蒙古之历史》是西藏佛教宁玛派高僧索多巴·洛追坚赞撰写的兼具历史与自传双重性质的一部著作,也是研究16世纪末17世纪初蒙藏关系的一部重要文献.索多巴在文章“缘起”
本文利用多弧离子镀(Arc ion plating,AIP)技术,制备了不同沉积参数的AlTiN和TiAlSiN纳米多层薄膜,利用X射线衍射(XRD)、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电子能谱(EDS)、扫描电子显微
摘 要:识字教学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的重点。然而,一二年级语文的识字任务重、时间紧,要求认识的字中又包含有不少形近字,给识字教学更增添了难度。那么如何突破形近字教学的难点?笔者认为,可以采用编儿歌、对比偏旁理解字义、通过构字规律巧记形声字中的形近字等方法。  关键词:识字教学;形近字;小学语文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对识字的要求是:让学生喜欢汉字,有主动识
本文通过热模拟试验和计算机模拟的方法研究了超超临界机组用TP347奥氏体不锈钢的热变形行为。文中考察了变形条件对合金高温变形过程中动态再结晶行为的影响规律,建立了适用
在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搭建大跨度桥梁可以推动城镇的发展.在施工过程中,合理进行大跨度桥梁施工技术的优化,有利于提升桥梁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基于此,本文分析了大跨度桥梁的
WO3是一种n型半导体材料,自从发现光致变色现象以来就由于其独特的光学性质,在信息显示器件、高敏度光存储材料等方面显示出了巨大应用前景,这些器件的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取决
为了提高农药利用率,变量喷雾、精确喷雾等新的施药技术正在不断发展,喷雾系统对施药量的精确性要求越来越高,这就要求发展混药浓度在线检测技术。本文根据这种实际需求,通过总结
挡土墙是道路桥梁建设施工中较为常见的一种支撑结构,在控制土体变形失稳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挡土墙施工的质量,与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质量和安全性都密切相关,因而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