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研究通过检测多药耐药P-糖蛋白(permeability glycoprotein, P-gp)、B细胞淋巴瘤/白血病-2凋亡基因(B-cell lymphoma/leukemia-2gene, Bcl-2)在类风湿关节炎(rheumatoi darthritis, RA)初治组、有效组及难治组患者中外周血淋巴细胞上的表达水平,并与健康人群作对照,分析RA各组患者的临床指标与P-gp、Bcl-2表达水平的相关性,探讨P-gp、Bcl-2的表达与难治性RA多药耐药形成的可能机制及与中医寒热证型的相关性,为进一步研究难治性RA提供新的思路和临床实验依据。方法:本文按照纳入标准收集健康对照组与RA初治组、有效组及难治组各15例,采用流式细胞术直接标记免疫荧光法检测健康对照组与RA各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的表达荧光值;同时详细记录健康对照组与各组RA患者的发病年龄、性别、病程、临床症状、体征、中医证候积分值、舌苔、脉象、CRP、RF、DAS28评分等临床资料,并比较P-gp、Bcl-2与中医寒热证的临床指标及症状体征相关性,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并分析P-gp、Bcl-2表达水平与RA各组患者临床资料的相关性。结果:1.RA初治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均稍高于健康对照组,但两者间差异却无统计学意义(P>0.05)。2.RA有效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均高于健康对照组与RA初治组,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3.RA难治组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均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与RA初治组、有效组,且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4.RA各组患者的ESR、CRP、RF及DAS28评分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的无明显相关性。5.RA患者的外周血淋巴细胞P-gp表达与Bcl-2表达呈低度相关并有正相关趋势。6.RA患者寒证或热证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7.寒证、热证RA患者的临床指标及症状体征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寒证RA患者与热证RA患者的RF比较,两者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双侧)。8.寒证、热证RA患者的晨僵程度和关节肿胀程度与P-gp、Bc]-2表达无明显相关性;但寒证、热证RA患者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和关节活动程度与P-gp、Bc]-2表达呈高、中度相关并有明显正向相关性。结论:1.RA患者在未接受治疗前没有发生多药耐药,但少数患者可能存在原发耐药。2.DMARDs(如甲氨蝶呤、来氟米特)在治疗RA的同时,可以诱导RA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表达水平增高,导致RA患者治疗过程中发生多药耐药。3.P-gp、Bcl-2水平升高可能是RRA患者多药耐药形成机制之一。4.RA患者热证与RF高滴度有相关性。5.RA患者寒热证型的关节疼痛程度、关节压痛程度和关节活动程度与外周血淋巴细胞P-gp、Bcl-2高表达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