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服务导向已成为全球制造企业创造差异化竞争优势的主要战略之一。在中国,超过60%的中国上市制造企业开展服务业务,开展设计和研发、解决方案、维修和维护等服务的企业超过七成。进行服务差异化竞争的企业已遍布装备制造、汽车、家电以及电子信息等行业。但企业获得的财务绩效仅仅是与竞争者不相上下。总之,在实践中,多数制造企业在投入大量资源进行服务化转型的过程中难以获得服务业务的财务收益,这正是“服务悖论”。服务悖论的存在引起了学界关于服务导向战略与企业绩效关系的诸多研究。本文在回顾和整理了大量的服务导向、制造业服务导向、制造业服务导向与企业绩效文献基础上,构建了制造业服务导向,财务绩效及企业和行业调解变量的模型。本文探究服务导向的三个维度:即服务业务数量、服务顾客数量及服务主动性各自对财务绩效的影响;另外将企业和行业的因素纳入模型以揭示企业特征和行业特性对服务导向战略实施效果的调节效应。在对由156家中国制造企业组成的样本进行实证分析之后,本文得出了一些重要的结论。服务导向战略已成为多数中国制造企业的战略选择。制造业服务导向对财务绩效的直接影响方面,服务业务数量与财务绩效为倒U型关系,服务主动性与财务绩效为正相关关系;调节效应方面,服务相关度正向调节服务业务数量、服务主动性与财务绩效的关系;市场动荡性正向调节服务主动性对财务绩效的影响。根据研究结果,本文建议制造业企业:1)向顾客提供适量的服务业务,采用服务导向战略的制造企业提供的服务业务不是越多越好,而是有一个合理的范围;2)优先提供与企业核心产品相关度高的服务,如果企业以相同的主动程度提供同样数量的服务,服务相关度高的企业将获得更高的回报;3)摆脱在服务业务和产品业务之间的摇摆,积极主动地向顾客提供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