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我国部分高校拓展训练教学大纲为研究对象,在研究过程中以部分高校拓展训练课任课教师和部分参加过该课程的学生为调查对象,并收集了七所高校的教学大纲作为研究的客观依据。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实地考察法、对比分析法等多种科研方法,对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等七所高校的教学大纲及相关内容进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我国教育相关部门没有编写基础性的高校拓展训练课教学大纲,一部分院校也没有适时自主编制教学大纲;高校拓展训练课教学没有统一、规范的,教材。(2)笔者所调研的七所高校都购买或者教师自制了部分拓展训练课的专用器材;拓展训练课的专用场地和中高空组合训练架等专门设施并不是开设拓展训练课程的必要条件。(3)各高校是为了适应素质教育改革的趋势和当代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需求,课程以提高大学生的身心健康、良好的沟通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团队凝聚力、社会责任感等综合素质为目标,力求使学生由“学校人”向“社会人”、“企业人”转变,成为社会优秀人才。(4)按照不同的方法可以将拓展训练项目分为不同的类型,将拓展训练项目进行分类,可以更加便于选择、编排组合符合教学目标、师资情况和学生特点的教学内容,以提高教学质量;教学内容都包括理论部分和实践部分;但是各高校没有根据地区和地形地貌等的特点选择安排水上项目和野外项目,教学内容不够丰富、全面。(5)各高校教学进度与学时安排方面存在较大的差异,长期、系统的教学安排应体现出教学内容的阶段性和层次性的特点,以不断的引导学生达到新一轮的高峰体验,实现教学目标。(6)拓展训练课考核方式一般为理论结合实践,但是拓展训练作为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体验式教育,仅仅从理论、实践、学习态度、身体素质等几个方面很难做出客观、全面的成绩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