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政治文明是人类社会文明的主要标志,是人类政治生活的进步状态,是人类在改造社会的过程中所取得的积极的、进步的成果。党的十六大报告明确提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1]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在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方面取得了一系列显著成就。本文梳理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实践,以期更好的理解我们党在新时期为追求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所做出的历史贡献;认真总结我们党近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经验,为将来探索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有益借鉴;瞻望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态势,有助于我们进一步认清现阶段中国政治发展的方向,掌握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规律,加快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历史步伐,推进中国现代化的历史进程。本文共分四个部分:第一部分阐述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相关概念,主要包括政治文明的科学内涵、三维结构及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的关系,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内涵、特征及地位。这为研究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提供了基本的理论基础,明晰了文章思路。第二部分从政治意识文明、政治制度文明、政治行为文明三个方面重点阐述了十六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成就与创新。政治意识文明的成就与创新主要有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政治制度文明的成就与创新主要表现在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完善中国特色政党制度、完善中国特色的基层政治民主、全面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进一步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政治行为文明的成就与创新主要有推进政治决策科学化和民主化、建设服务型政府、提高公民的政治参与能力。第三部分总结了我们党近十年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基本经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要分步骤、有秩序的进行;始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坚持政府推进与社会自主性扩张的统一;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第四部分瞻望了我国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态势,主要表现在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不断加强和巩固执政党和国家政权的合法性、不断深化政府改革、不断促进人权事业的发展、不断加强意识形态领域的政治文明建设;不断推进政治文化现代化五个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