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软弱地层双层锚固平衡拱结构形成机制研究

来源 :37届国际采矿岩层控制会议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brjsd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针对极软弱地层中巷道围岩变形大、支护困难等特点,基于锚杆、锚索支护理论与技术,提出了在极软弱地层中采用双层锚固平衡拱结构解决巷道围岩稳定控制问题.在分析极软弱地层双层锚固平衡拱几何特征的基础上,采用弹塑性理论研究了双层锚固拱结构的形成条件及结构承载力的影响因素,推导了锚固平衡拱结构参数的计算公式;并基于理论分析和FLAC3D数值计算,分析了不同断面形状(断面矢高)、支护参数及预应力对锚固效应的影响规律,提出了形成合理的双层锚固平衡拱结构的控制参数.工程实践表明,采用“双层锚固平衡拱结构”可有效地控制极软弱地层中巷道围岩的大变形与破坏问题,维持了巷道围岩与支护结构的稳定及使用安全.
其他文献
近年发现的崇祯五年序刊本《古本演义三国志》是一部面貌独特、值得关注的明刊建本《三国》.这个残本正文已佚,仅存序、目、人物表和插图.刊刻时间或即在崇祯五年.该本与多种《三国》建阳刊本有密切关系:目录排列及分回情况、图赞一体的形式、插图刻工、插图中的错位情况都与建阳书坊雄飞馆所刊“二刻英雄谱本”《三国》极为相似;人物表也来源于建阳刊本;图像内容沿袭建阳吴观明本,但又有所创新.而对插图进行分回以及月光式
印刷技术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同时也是文物印刷品复制的开端.它开始于隋朝的雕版印刷技术,经宋仁宗时的毕昇发展、完善,产生了活字印刷,并由蒙古人传至了欧洲,所以后人称毕昇为印刷术的始祖.此后发展为机械印刷复制技术,现今发展为数字印刷复制技术和可变数据印刷复制技术并存等.
《钦定康济录》是历朝历代救荒措施的集大成者,是一部总结性著作,更是由皇帝钦定敕令刊刻的第一部荒政类典籍,其影响尤为巨大.本文选介的几个版本分别为:乾隆五年武英殿原刻本;乾隆五十八年山东济阳知县魏礼焯刻本;同治八年湖北崇文书局刻本以及清末铅印本.通过目测其异同,并对异同背后的原因予以探讨.
本文在整理《伦敦与巴黎日记》《随使英俄记》《英轺私记》相关日记记述的基础上,系统阐述了出使英国的郭嵩焘等人对英国印刷业包括报纸印刷、图书印刷、期刊印刷、商业印刷、钞票印刷等方面的考察和认识.
采用MTS815Flex Test GT岩石力学试验系统及PCI-Ⅱ声发射测试系统,探讨了间接拉伸与直接拉伸加载方式对盐岩变形破坏的力学与声发射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纯盐岩间接强度约为1.823MPa,为其直接拉伸强度的3.12倍,但盐岩中含杂质时的直接拉伸强度显著增加,为纯盐岩直接拉伸强度的1.6倍.纯盐岩间接拉伸和直接拉伸下的峰后变形均呈缓慢下降特征,但含杂质盐岩直接拉伸峰后变形呈脆性特征,应
近四十年来,在邓小平开创、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百业俱兴的大好环境下,伴随着中国印刷博物馆的筹建、落成和发展步伐,中国印刷史研究可谓如鱼得水、盛况空前、硕果累累,进而实现了印刷史回归科技史层面的历史性变革.忆往昔,笔者于1955年年初步入印刷这个大门,有幸师从名师柳溥庆、张荫余学习印刷、印刷史,迄今63年余.其间当了近20年制版印刷工人,搞了7年印刷教学,从业印刷编辑与出版15年,退休后的20年,集精
印刷版面与文字的结合始于雕版印刷技术的发明,最初的印刷品多与佛教的宣扬有关,早期的印刷文字不够规范,雕印粗糙,但是从868年金刚经印刷开始出现了字体优美、刻印俱佳的印刷品,从此件文字来看是标准的柳公权书体,本文作者曾经将敦煌藏经洞发现的柳公权写金刚经的碑拓本与上述金刚经印刷品对照,几乎完全相符.由此说明,中国早期印刷品已经使用当时的一种流行书体,这种书体有如下优点:全字整体方正,字与字之间的间隔比
通过加入负压调节系统的含瓦斯煤体假三轴应力加载实验,发现煤体的结构变化可分为四个阶段,即压实阶段、裂隙发展阶段、裂隙形成阶段和破碎阶段.分析了相同轴压或围压条件下负压变化对渗透率的影响,发现在裂隙发育阶段,随负压增大渗透率出现下降和上升两个阶段.结合实验结果建立了负压条件下的气固耦合模型,利用COMSOL模拟了瓦斯抽采过程中负压与孔径对有效抽采半径的影响,引入两个简单指标——压径比与双径比,作为提
Over the past several years,the Jingerquan Mine has experienced a long-term and progressive surface fracturing and deformation which is directly related to the block caving method and then we start ou
为了模拟剪切开裂现象,在自主开发的基于拉格朗日元方法、变形体离散元方法及虚拟裂缝模型耦合的连续-非连续方法的基础上,引入了Ⅱ型断裂能,开展了静水压力条件下开挖卸荷快慢对硐室围岩模型变形-开裂过程影响的数值模拟研究,得到了下列结果.随着时步数目的增加,模型两条对角线与硐室表面交汇的4个位置首先发生破坏;然后,裂缝不断增多、长大,向围岩深处发展,一些单元脱离围岩,发生冒落.剪裂缝主要位于V形坑边缘,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