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球壳孢目三个新记录种

来源 :2008年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imzhouh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道了我国球壳孢目中三个新记录种,它们是:丁香壳二孢,辣子草壳针孢,黄杨叶点霉.每种病害按病名、学名、异名、症状、病原菌、寄主与分布、标本号、世界分布等进行描述.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以供植保、植检和园林部门参考.
其他文献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搞好水土保持是水土流失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由之路。搞好水土保持服务新农村建设,必须明确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思路,突出抓好基本农田、水资源开发、生态修复和小流域特色产业开发等四个方面治理措施的建设。
2005~2006年对龙眼叶点霉菌(Phyllosticta dimocarpi)生物学特性及杀菌剂的药效开展了研究.病原菌生长温度范围15~30℃,适宜温度为20~30℃.该菌丝体在pH4~10范围内均能生长,适宜pH为6~7.持续光照对菌丝生长有一定的抑制作用,但光暗交替有些刺激效应.室内试验结果表明,50%施保功·世高可湿性粉剂、25%咪鲜胺乳油、50%施保功可湿性粉剂对菌丝生长抑制作用明显
应用SignaIP 3.0、TMHMM 2.0,THUMBUP、big-PI、TargetP 1.01、Lipop 1.0、TatP 1.0等7种软件分别对马铃薯青枯病菌Ralstonia solanacearum GMI1000染色体与质粒基因组共5,129个氨基酸序列进行预测比对分析.结果表明,该物种具信号肽的分泌蛋白有263个,其中染色体基因组分布有178个,占其基因组编码蛋白的5.2%;而
今年(2008)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所里拟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撰写出版4位老院士(戴芳澜所长、邓叔群和方心芳副所长、阎逊初主任)的传记,便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戴芳澜的生平事迹,取得的学术成绩。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将会对人生有所感悟.圣哲孔子有名言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启发人总结平生学习与思想认识过程的名言。本文从人生观、价值观、择偶、恋爱、婚姻以及家庭等浅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严重且药剂难于防治的世界性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52-128、57-681是四川省农科院育成的我国第一批高抗枯萎病抗源种质,为我国棉花抗枯萎病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在1983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后,经20余年的转育研究与组织推广,围绕保持两个抗源种质抗性的持久性、适应性和遗传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稳定抗源抗性的筛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两个抗源种质的抗病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技术是一种在限制性内切酶存在的条件下,将线性化的质粒DNA随机插入到真菌基因组DNA中,从而产生插人突变的技术.本文综述介绍了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技术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REMI的步骤、技术原理、应用范围、应用概况、技术优点和存在问题等。
本文经查阅1000余篇黑痣菌属文献,跟踪该属的研究动态,归纳整理其世界分布和寄主范围,并分析其经济重要性。为黑痣菌属的分类鉴定提供文献依据.
对山东链霉菌产生的抗菌素进行了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对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对真菌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的影响、对真菌菌体细胞膜的影响等项研究.结果表明:该抗菌素可以抑制真菌菌丝生长,阻碍孢子的形成,显著抑制孢子的萌发,可使菌丝产生强烈的弯曲、断裂、缢缩、空胞等现象,破坏菌丝细胞膜,使其透性增大,菌丝细胞内胞质涌出胞外等。
采用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方法,2005年以来对四川育种单位提供的203份棉花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高抗枯萎病的有RVH01、SCH18、GA18×R128等37份,抗黄萎病的有07A1、RVH01、S2-1A等21份,高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的有07A1、RVH01、S2-1A等8份.通过抗病性鉴定评价,推荐了7个抗枯萎病、抗或耐黄萎病品种川杂棉17、川杂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