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生素溶杆菌13-1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菌活性研究

来源 :2008年中国植病、菌物学会杭州联合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aul52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抗生素溶杆菌菌株13-1产生的代谢产物粗提物的抑菌活性进行了测定.生测结果表明,离体条件下,抗生素溶杆菌菌株13-1的提取物对辣椒枯萎病菌、烟草赤星病菌、小麦根腐病菌、玉米弯孢叶斑病菌、番茄灰霉病菌、玉米大斑病菌、瓜果腐霉菌、合谷镰刀菌、棉花红腐病菌和烟草黑胫病菌的菌丝生长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能够完全抑制菌丝生长的浓度分别为2、2、0.5、2、2、2、4、2、2和2mg/mL,EC50则分别为0.46、0.39、0.15、0.27、0.39、0.5、0.92、0.47、0.49和0.43mg/mL.对稻白叶枯病菌、水稻细菌性条斑病菌、烟草野火病菌和红掌细菌性疫病菌4种细菌也有抑制作用,在浓度为1 mg/mL时,抑菌直径分别为3.5、3.3、2.1和2.7 cm.
其他文献
今年(2008)是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建所50周年,所里拟举行一系列纪念活动,撰写出版4位老院士(戴芳澜所长、邓叔群和方心芳副所长、阎逊初主任)的传记,便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本文介绍了戴芳澜的生平事迹,取得的学术成绩。
人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加深,将会对人生有所感悟.圣哲孔子有名言曰:“吾十五而有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这是启发人总结平生学习与思想认识过程的名言。本文从人生观、价值观、择偶、恋爱、婚姻以及家庭等浅谈了作者自己的看法。
棉花枯萎病是危害严重且药剂难于防治的世界性病害,选育和利用抗病品种是防治棉枯萎病的有效措施.52-128、57-681是四川省农科院育成的我国第一批高抗枯萎病抗源种质,为我国棉花抗枯萎病育种奠定了物质基础.在1983年获得国家科技发明一等奖后,经20余年的转育研究与组织推广,围绕保持两个抗源种质抗性的持久性、适应性和遗传特性等进行了研究,建立了稳定抗源抗性的筛选方法,有效地提高了两个抗源种质的抗病
限制性内切酶介导整合(REMI)技术是一种在限制性内切酶存在的条件下,将线性化的质粒DNA随机插入到真菌基因组DNA中,从而产生插人突变的技术.本文综述介绍了限制性内切酶介导的整合技术的一些基本情况,包括REMI的步骤、技术原理、应用范围、应用概况、技术优点和存在问题等。
本文经查阅1000余篇黑痣菌属文献,跟踪该属的研究动态,归纳整理其世界分布和寄主范围,并分析其经济重要性。为黑痣菌属的分类鉴定提供文献依据.
对山东链霉菌产生的抗菌素进行了抑制真菌菌丝生长、对孢子形成和孢子萌发的影响、对真菌菌丝及孢子的形态的影响、对真菌菌体细胞膜的影响等项研究.结果表明:该抗菌素可以抑制真菌菌丝生长,阻碍孢子的形成,显著抑制孢子的萌发,可使菌丝产生强烈的弯曲、断裂、缢缩、空胞等现象,破坏菌丝细胞膜,使其透性增大,菌丝细胞内胞质涌出胞外等。
采用全国棉花品种区域试验抗病性鉴定方法,2005年以来对四川育种单位提供的203份棉花品种进行了抗枯萎病、抗黄萎病性评价.结果表明,参试品种中高抗枯萎病的有RVH01、SCH18、GA18×R128等37份,抗黄萎病的有07A1、RVH01、S2-1A等21份,高抗枯萎病兼抗黄萎病的有07A1、RVH01、S2-1A等8份.通过抗病性鉴定评价,推荐了7个抗枯萎病、抗或耐黄萎病品种川杂棉17、川杂棉
本文报道了我国球壳孢目中三个新记录种,它们是:丁香壳二孢,辣子草壳针孢,黄杨叶点霉.每种病害按病名、学名、异名、症状、病原菌、寄主与分布、标本号、世界分布等进行描述.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以供植保、植检和园林部门参考.
本文报道迷惑黑痣菌国内一新记录种和峨眉山黑痣菌与亚彭黑痣菌水黄皮亚种二个订正种和二个已知种新分布.文中为它们提供中文描述和附图.研究标本保存于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真菌标本室(HMAS)和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
本文报道西藏和四川的黑痣菌属Phyllachora一个新记录种和9个已知种的国内新地理分布.新记录有中文描述和附图,已知种为名录.标本保存于云南农业大学真菌标本室(MHY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