硅诱发的马铃薯抗晚疫病依赖茉莉酸合成和水杨酸的信号传导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liench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马铃薯晚疫病是由丝状卵菌致病疫霉[Phytophthora infestans(Mont.)de Bary]引起的毁灭性植物病害。硅(silicon)不仅储量丰沛,而且能够广泛参与各种植物的抗病性,成为当前热门的防治作物病害的药剂。本研究发现叶面喷施100mmol/L硅酸钠(pH=10.3)溶液对马铃薯晚疫病的防治效果显著。利用平板抑制实验,发现硅酸钠对晚疫菌株HLJ1的生长有一定程度的抑制作用且在一定范围内与硅酸钠的pH无显著相关性。NBT、DAB染色以及抗病相关基因的定量RT-PCR结果显示,喷施硅酸钠并不直接激活马铃薯的防卫反应,但在接种HLJ1后能迅速激发ROS防御酶活性、更强的表达抗病相关基因ERF、PIN2等,属于典型的Prime抗病机制。为研究硅Prime马铃薯对晚疫病菌的抗性与植物激素的关系,我们发现喷施硅酸钠后接种晚疫病菌,茉莉酸含量显著增高,水杨酸含量变化不显著。采用病毒介导的基因沉默技术(VIGS),分别沉默了马铃薯品种Desiree中与水杨酸(SA)、茉莉酸(JA)、乙烯(ET)合成或信号传递途径相关基因SID2、NPR1、OPR3、Coi1、ETR1和EIN2。对相关VIGS植株分别喷施水以及硅酸钠溶液处理,1d后采用离体叶片法接种晚疫病菌株HLJ1。结果表明,相比于pTV00空对照,上述所有基因的VIGS马铃薯叶片对晚疫病菌更加感病;以喷施水和硅酸钠后对晚疫病抗性差异的比较分析,EIN2、ETR1、NPR1和OPR3等4个基因的VIGS植株中,硅诱发的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丧失;而SID2和Coi1的VIGS植株中,硅诱导的抗性依然存在,暗示硅诱发马铃薯对晚疫病的抗性可能属于依赖JA合成的SA信号传导途径,而不依赖JA信号传递的信号途径。
其他文献
最近,甘肃残疾考生魏祥引起舆论不小的关注。先是,其高考志愿填报清华大学,由于身体残疾,希望学校解决宿舍问题,由妈妈陪着一起上学。接着,有微信公众号将魏祥的这封信发到网上,得到
报纸
探究作战指标与超视距空战效能之间的定量关系。首先,利用分枝定界法(Sequential Bifurcation,SB)对超视距空战效能指标进行筛选,找到了关键效能指标。其次,实现了2k因子和nk
海洋生物与其所栖息的环境密切相关。自养生物吸收利用水中的无机态元素C,H,O,N,P,Si,Fe等(有的尚包括一定量的有机态化学物质)变为有生命的有机体;异养生物捕食植物或动物
店铺的经营重在细节,细节上的变化往往对经营业绩具有无形的影响也许有人要问,什么是能让顾客进出方便的店铺?什么是客人比较喜爱的店铺?对这些问题,我们只要将一般店铺看成
随着互联网的飞速发展,网络成为民众政治参与的重要渠道.但是网络信息容量的无限性,网络信息的可操纵性,网络的虚拟性、开放性和数字鸿沟的存在,使网络政治信息的客观性难以
本工作具有一定研究水平,为泥浆研究工作者提供了范例。我们认为,除了作者具有一定科研素质和现场经验外,他们的粘土矿物学、表面及胶体科学基础也是十分重要的。因篇幅所限,
目的探讨临床中针灸治疗颈椎性肩周炎的疗效。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8年1月于我院进行治疗的颈椎性肩周炎患者共8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的药物
在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产品的销售、利润、竞争等表现出不同的特点,企业只有制定与其各阶段相适应的广告策划,广告效果才能达到最优化,从而促进产品销售。主要阐述针对产
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临床上十分棘手。我们对2000-01-12的45例慢性乙型肝炎进行疗效观察现报道如下。
考察了焙烧温度、活化温度等因素对S2 O2 -8/ZrO2 (PSZ)固体超强酸常温下催化正戊烷反应性能的影响 ,利用色谱 质谱 (GC MS)、傅里叶红外 (FT IR)、原位X 射线粉末衍射 (X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