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高原曲靖市城区和郊区雾的对比分析

来源 :第30届中国气象学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wkwang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选择曲靖市具有代表性的城区气象站(曲靖市麒麟区气象站)和郊区气象站(沾益气象站),根据1974年到2005年雾的资料,从雾的年变化特征、月变化特征、影响因素等几个方面对比分析曲靖市城区和郊区雾的变化情况.应用相关分析法分析自然因子(气温、水汽压、风速)和人为因子(人口、建成区面积)与曲靖市雾的形成关系.分析发现人为因子对雾的影响逐渐增大,得出曲靖市市区雾逐年增加,到2001年后超过了郊区,郊区雾在10d到25d之间波动缓慢增加,波动幅度1990年以前较大,1990年以后波动幅度较小,市区雾日数和郊区雾日数都集中在冬季和秋季,春季和夏季较少.
其他文献
利用常规天气图资料、自动站气象观测资料、NCEP再分析资料、雷达、卫星探测资料,对2013年5月16日厦门突发大暴雨的成因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表明本次大暴雨是发生在静止锋前的低空西南急流中,高空200百帕有辐散,同时具备层结不稳定即400百帕以上有冷平流,沿福建北部沿海有干侵入,而700百帕以下为暖湿区.本站探空湿层厚,925~500百帕有中等偏弱的垂直风切变,本站物理量指数反映层结具有一定程度的
2011年9月8日兰州地区出现的暴雨、冰雹天气,造成冲毁道路、砸损轿车、班机返航、灾区绝收,经济损失在1.6亿以上.本文分析表明,从高分辨率可见光云图上,发现了上冲云顶,冰雹开始前红外1、红外2、水汽图、红外4、可见光通道亮温一致降低;冰雹开始后红外1、红外2、水汽图亮温升高、红外4、可见光亮温仍在降低.兰州中川机场的EEC多普勒雷达探测表明,回波的PPI图像上前期存在呈现V型缺口特点,在RHI上
通过分析得知,在数值预报产品没有反映出来和没有明显槽脊过程而发生的暴雨或大暴雨,通过各层气象探空要素的细分析,可以预报和大致确定暴雨或大暴雨落区;低层湿区辐合和高层冷区辐散是夏季午后暴雨或大暴雨的主要触发因素;700hpa以下各层温度露点差减小到≤4℃且有辐合,500hpa以上各层温度露点差增大且有辐散和冷区时,应注意午后暴雨或大暴雨和雷雨大风发生,落区偏向中高层冷暖区交界处的冷区一侧、低层冷区辐
2011年10月12~14日,广东省出现一次强降水过程,此次过程作为秋季非台风降水所造成的特大暴雨具有时间偏晚的特点.本文利用MICAPS观测资料和NECP再分析资料对强降水过程进行诊断分析,结果表明此次强降水是在高低空环流背景场和各物理量场的有效配置下产生的.台风“榕树”减弱后的热带低压东北侧的偏南气流是此次强降水过程的重要水汽输送通道,涡度和散度的有效配置以及600hPa以下的位势不稳定层结,
2011年6月28-30日广东南部沿海地区发生连续强降水过程,其中29日强降水发生在季风涌背景下.本文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以及NCEP/NCAR分辨率1°×1°再分析资料,着重分析29日受季风涌影响的强降水成因.结果表明,此次过程发生在季风槽偏强的背景下,季风涌的爆发和加强主要表现在低空急流的增强上;无论时间上和空间上,低空急流与强降水均有很好的对应关系,其左侧的强辐合与高层的强辐散相
利用美国国家环境预报中心(NCEP/NCAR)的再分析资料、广东省遥测站资料、FY2D卫星资料及MICAPS资料,通过合成分析、对比分析等方法,对一次春季冷空气伴随的海上大风天气过程分析,研究了冷空气过程中地面变压和低层温度平流的变化特征以及与地面风场之间的关系.分析发现:本次海上大风天气过程具有春季强风的2个明显特点:1、“风头(起风时)大、风尾(结束时)小”.2、起风突然、阵风大.具有明显的日
利用2010年12月21日-2011年12月21日西安市120指挥中心三家医院分站逐日高血压呼叫救治病例分析了西安市高血压发病的性别、年龄、月季及日分布规律;利用同期气象资料采用相关分析法筛选出了影响高血压发病的重要气象因子;通过逐步回归方法建立了高血压发病人数预报的多元回归预测模型,并对高血压气象等级进行了划分和历史样本回代检验,经检验,该预报方法预报效果良好.
本文利用金山国家一般站1981~2010年6~8月逐时资料,及同时段美国NCEP/NCAR再分析资料,通过统计和合成法,研究湿热型高温和干热型高温的基本特征,不同类型高温天气的背景场的特征,并结合人体舒适度讨论两种类型高温对人们生活工作影响的特点和规律.旨在为提高对两种类型高温天气的预报能力,为有效预防高温危害提供参考依据。结果表明:(1)金山高温2000年之前以湿热型为主;2000之后湿热型高温
利用1971-2010年阿勒泰地区7个观测站日最高气温资料,结合NCEP再分析资料,分析了阿勒泰地区高温天气的气候特征.结果表明:阿勒泰地区高温天气发生地域差异较大;高温天气发生日数有增长趋势,影响也在加强;阿勒泰地区高温天气集中出现在盛夏季节6-8月,7月出现高温天气占全部高温的一半以上;最高气温一般出现在每日16-19时,气温日较差较大;通过对60次区域性高温天气过程总结,将阿勒泰地区高温天气
采用新疆阿勒泰地区7个气象观测站1961-2011年月平均气温资料,运用Mann-Kendall趋势检验、Cubic函数、Mann—Kendall突变检测、R/S分析、Morlet小波变换法对该地区气温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1)Mann-Kendall趋势法与线性趋势法计算的结果基本一致;除春季外,年和各季的气温均呈显著的增暖趋势;各区域中增暖趋势存在差异.(2)气温的Cubic函数基本呈单调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