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种阿维菌素制剂对牛皮蝇蛆病防治试验

来源 :中国畜牧兽医学会家畜寄生虫学分会第七次代表大会暨第十二次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sqwsqwsqwsq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在大群放牧条件下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方便的剂型,在大通县宝库乡纳愣村进行了阿维菌素(伊维菌素)注射剂、口服剂、泼背剂和涂擦剂的药效比较试验.试验随机分为注射、口服、泼背、涂擦和对照五组.结果表明,注射剂和口服剂防治效果基本相似,试验组平均感染强度与对照相比,注射剂防治效果为97.81%,而泼背剂为76.51%,涂擦剂为65.25%,注射剂比泼背剂和涂擦剂分别高出21.3个百分点和34.56个百分点.价格方面,注射剂分别为泼背剂和涂擦剂的41.50%和30.64%,口服剂分别为泼背剂和涂擦剂的54.10%和38.30%,注射剂和口服剂具有价格优势.操作方面,大群使用阿维菌素注射剂可不抓牛,而口服剂、泼背剂、涂擦剂均需抓牛,且泼背剂、涂擦剂必须要做到充分侵触牛皮肤,在牦牛群由于牛体被毛长,使用不方便.在大群牦牛使用阿维菌素(伊维菌素)防治牛皮蝇蛆病,注射剂为首选使用的制剂.
其他文献
为了解上海市蟾蜍寄生虫的感染情况,作者对来自上海市场的蟾蜍进行剖检,按脏器检查、收集寄生虫虫体,统计寄生虫的感染率与感染强度.调查结果显示,蟾蜍的寄生虫感染率高、感染强度大、种类多,其中包含部分人畜共患寄生虫,虫体数量以吸虫、线虫居多,寄生部位以肠道、肺脏为主.调查结果为掌握蟾蜍的寄生虫感染状况,合理、合法利用蟾蜍,防范野生动物寄生虫感染人提供了基础数据.
本研究对获得的高质量微小扇头蜱卵、幼蜱以及成蜱RNA模板分别构建microRNA文库.高通量测序技术检测其序列,并利用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微小扇头蜱各个发育阶段microRNA的表达丰度及样品间的差异表达分子.结果显示,分别从卵、幼蜱及成蜱中获得18,162,337、8,090,736及ll,807,326条cleanreads.其中5,132条miRNA序列高度保守,并且预测得到了47条候选新mi
为了研究miR-275在长角血蜱卵不同发育时期的表达变化情况,采用实时相对荧光定量PCR,构建miR-275、内参基因的标准质粒和标准曲线.根据成熟体序列信息,设计特异性茎环引物及PCR扩增引物,通过qRT-PCR检测miR-275在长角血蜱卵中的表达量.将克隆出的约70bp左右的miR-275片段插入到pGEM-T Easy载体中,成功构建了原核表达载体,转化E.Coli,对鉴定的阳性克隆进行序
Ticks are important vectors transmitting a broad range of pathogens to vertebrates including humans.It is a primary challenge to detect the pathogen profile that a tick population harbours.Here we rep
为了分离并鉴定紫茎泽兰石油醚萃取物中具有杀螨活性的成分,采用硅胶柱层析等分离手段对紫茎泽兰石油醚萃取物的活性成分进行了提取、分离.结果分离得五种单一成分,利用核磁共振氢谱(1H-NMR)结合核磁共振碳谱(13C-NMR),鉴定了其中四种单体的化学结构.并对分离获得的五种单体进行了离体杀螨活性的试验研究.结果表明,四种单体分别为9-OXO-10,11-dehydro-ageraphorone、9-O
本研究旨在开发绿色环保型的植物源天然杀螨药物.采用乙醇热回流法提取臭椿皮的植物成分,用丙三醇和蒸馏水(1:1)将提取物配制成0.125g/mL、0.25g/mL、0.5g/mL和1.0g/mL,同时设溴氰菊酯和丙三醇为阳性和阴性对照,每个组重设6个重复.用解剖针挑取活动能力强的兔疥螨和兔痒螨分别置于垫有滤纸的平皿内(10cm×2cm)(10只/孔),每孔加入各待试药液2mL,将平皿放入相对湿度为7
本研究以1株兔疥螨和4株兔痒螨为材料,采用PCR技术扩增了它们的部分线粒体细胞色素氧化酶b(Cytb)及线粒体ATP6基因并测序,同时与GenBank中登陆的其他螨类的同源基因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所扩增的兔疥螨虫株和兔痒螨虫株的Cytb和ATP6基因的长度分别为597bp、888bp及597~598bp、884~888bp,序列中A+T含量分别为68.5%、68.7%及68.1~68.6%、6
随着社会的进步,青海省农牧区生产责任制全面实行草场、牲畜承包到户,畜牧业生产经营由计划经济体制管理模式转向市场经济.由于牛皮蝇蛆病的防治一时难以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管理的模式;加之国家对防治经费大幅削减;各级政府向群众征集防治经费发生困难等原因,从1994年开始,防治工作出现滑坡,1997年和1998年防治头数仅为1987年的38.82%和39.89%.尤其是1996年国家从环保的理念出发,向人民群众
青海省使用0.2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伊维菌素)从1999年开始在省内以1~3岁幼龄牛为重点进行了全面的防治,取得了显著的成绩.据考核,防治后的感染率为7.5%,平均感染强度为0.21个,这与防治前全省感染率64.78%和平均感染强度6.39个相比,分别下降了57.28个百分点和6.18个,下降率分别为88.43%和96.71%,防治效果十分理想.青海省牛皮蝇蛆病防治经济效益的测定选择在省内养
兽用倍硫磷杀虫剂禁止使用于家畜后,青海省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在大通、玛沁、互助进行了阿维菌素、灭幼脲、蒙515等新型杀虫剂对牛皮蝇蛆病的防治试验.同时,在玛沁县拉加乡做了一次阿维菌素的安全试验.10月份,使用0.2 mg/kg剂量的阿维菌素、灭幼脲、蒙515后(同时设置对照组),翌年3月、5月份对牛皮蝇Ⅲ期幼虫感染情况进行了考核,感染率分别为8.51%、90%、90%、100%,平均感染强度分别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