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龙虾池塘养殖九要点

来源 :2009’江苏省水产学术年会暨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renyaoy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淡水龙虾具有生长快、食性广、适应性强以及肉味鲜美、营养丰富、经济价值高等优点,深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市场前景非常广阔。龙虾的生命力极强,可充分利用池塘、稻田和一些荒滩、小坑塘、芦苇荡等水体进行养殖。养殖淡水龙虾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操作简单的致富好项目,为广大渔农民致富的有效渠道。通过淡水龙虾池塘养殖技术和生产实践的总结,本文介绍了养好淡水龙虾要把握好的要点。
其他文献
浸酸酸灶由间接油热式加温改为直接加热方式,通过两年的浸酸实践,目前设备运行稳定,浸酸速度快、浸酸效果好。
在原蚕饲育期对原蚕区饲育户饲育的各龄迟眠蚕、弱小蚕进行预知检查的基础上,再对每户进行大批制种前一天的母蛾进行预知检查的前提下,根据各饲育户预知检查的不同情况,采取分批制种、分段袋蛾、分段检验的袋蛾形式,既能有效地减少蚕种报废损失,又能严把蚕种质量关。
海安蚕种场从2004年恢复原种生产至今,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逐步完善,形成了“海安特色”的原种生产模式。文章介绍了海安蚕种场原种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文章详细叙述了生产上观察到的淡色卵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发育状况,淡色卵多发的品种、时期等因素;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探讨了续春蚕饲养在蚕种生产上的相关技术,应用于种茧育生产实践后,取得的成效及应注意的技术环节。
平附种和散卵种是目前我国一代杂交蚕种在丝茧育生产上应用的两种不同型式,前者主要集中在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两广地区生产和使用,后者遍及全国其它蚕区。文章就种场制作平附种与散卵种不同产品型式,从蚕种制作技术、蚕种产质量与生产成本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谈了不同制种型式的体会。
文章介绍了全国21个省、市、区共258个蚕种生产单位的通讯地址、邮编及电话号码,以便蚕种生产部门相互联系与交流。
通过测定鲤鱼肉酶解物对Fenton体系产生的羟自由基(-OH)的清除效果,从木瓜蛋白酶、胃蛋白酶、胰蛋白酶、复合蛋白酶和复合风味蛋白酶中,筛选出复合蛋白酶作为酶解鲤鱼肉制各具有清除羟自由基活性酶解物的水解酶。用响应面分析法(RSM)对该酶的水解条件进行了优化,得到最佳酶解条件为:温度55℃、酶解时间1.5 h、pH6.5、酶加量为250 U/g、底物:水=1:3,酶解物的水解度为4.5%。利用Se
把三角帆蚌和褶纹冠蚌放养在不同水体中(开放型水体、封闭型水体),观察其生长和食性状况.结果得出两种河蚌食性相似,三角帆蚌在两种水体中生长速度相近,褶纹冠蚌在两种水体中生长速度相差较大,在封闭型水体中养殖一年后体重达到初放体重的5.5倍,而在开放型水体中只有1.9倍。这与封闭型水体中水质肥,浮游生物的密度大,褶纹冠蚌日滤水量高有关。
以克氏原螯虾高密度苗种培育水体为实验用养殖污水,水花生为净化水质植物,分别设置了0 kg/m3(无草对照)、1kg/m3、2 kg/m3、3 kg/m3、4 kg/m3和5 kg/m3等5种水花生初始生物量的苗种培育系统。经过5周饲养,对各系统的主要水质因子、虾苗生长和存活率进行了统计分析。实验结果:1.作为实验组的虾草共生系统水体水质优良,克氏原螯虾生长良好,实验水体中溶解氧浓度(DO)≥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