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附种与散卵种制作的比较与体会

来源 :华东地区第十一次蚕种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imimoomo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平附种和散卵种是目前我国一代杂交蚕种在丝茧育生产上应用的两种不同型式,前者主要集中在以广西为代表的南方两广地区生产和使用,后者遍及全国其它蚕区。文章就种场制作平附种与散卵种不同产品型式,从蚕种制作技术、蚕种产质量与生产成本三方面进行了比较和分析,并谈了不同制种型式的体会。
其他文献
本文介绍了一种杂交改良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性状的方法,并通过实例,证明该方法操作较为简便,并能迅速提高其整体性状水平,具有实用价值。
根据家蚕育种工作者要求,为了提高家蚕选种效率,实行育种档案的电子化管理,实现家蚕育种过程完整的信息采集、计算、调用、辅助育种等功能,本文利用ASP.NET开发了一个基于B/S结构的家蚕育种与种性维持管理信息系统。该系统通过电子天平称量桑蚕的重量,然后根据计算模型,自动进行信息处理、统计。该系统主要功能包括:计划任务管理、蚕茧信息管理、饲育信息管理、选种管理、选优管理等模块。
本文提出了春用蚕品种的培育应兼顾强健、优质、高产和繁育综合经济性状,朝着高品位生丝蚕品种目标方向努力,并建议审定标准也应作相应修订,以引导蚕品种培育。
本研究应用SSH技术通过构建关于家蚕黄血近等系消减杂交文库来进行差显分析,对与家蚕黄血性状的相关基因进行了探索性研究。
本实验是利用2006年9月发射的“实践八号”育种卫星,搭载菁松、皓月家蚕滞育卵各10蛾左右,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回收,然后进行地面观察、研究。目的是希望通过宇宙辐射、微重力、重粒子和弱地磁场等太空独有的空间环境对家蚕滞育卵产生可遗传突变,探索利用空间环境开发家蚕新品种、新资源的可能性。
浸酸酸灶由间接油热式加温改为直接加热方式,通过两年的浸酸实践,目前设备运行稳定,浸酸速度快、浸酸效果好。
在原蚕饲育期对原蚕区饲育户饲育的各龄迟眠蚕、弱小蚕进行预知检查的基础上,再对每户进行大批制种前一天的母蛾进行预知检查的前提下,根据各饲育户预知检查的不同情况,采取分批制种、分段袋蛾、分段检验的袋蛾形式,既能有效地减少蚕种报废损失,又能严把蚕种质量关。
海安蚕种场从2004年恢复原种生产至今,在吸取经验教训的同时逐步完善,形成了“海安特色”的原种生产模式。文章介绍了海安蚕种场原种生产的技术和管理措施。
文章详细叙述了生产上观察到的淡色卵在不同环境下的生理发育状况,淡色卵多发的品种、时期等因素;并对其发生的原因进行了分析。
本文探讨了续春蚕饲养在蚕种生产上的相关技术,应用于种茧育生产实践后,取得的成效及应注意的技术环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