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对策思考

来源 :广东省科协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u_bo_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文章从农民科学素质的内涵及特征剖析入手,提出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重点,要放在让农民掌握现代科技和科学发展的能力上,加快农村科普是提高农民科学素质的关键。并从示范基地、科技品牌、整合资源、持续发展四方面进行佐证,为加快提高农民科学素质提供经验对策。
其他文献
本文描述了广州市越秀区科普资源的现状,提出了专注于知识工作者的特殊性进行科普人力资源整合,以及专注于科普资源利用的有效性进行实体资源开发利用,搭建科普资源共享平台,同时对科普组织的公益性、群众性等观念进行了分析讨论。
当今世界,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公众科学文化素质是第一国力已成为社会的共识。综合国力的较量归根到底是人才的较量,是国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较量。大众传媒作为公众获取科技信息的重要渠道,对提高公民科学素质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如何借助大众媒介促进公民科学素质的提高,是当前值得深入探究的问题。据此提出关于发挥大众传媒作用的几点建议。
本文对困惑着公众科学素质的8个要素进行剖析,并提出加快公民科学素质建设的相关对策:一、全面实施落实《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二、推进科普名牌战略,打造科普精品系列;三、在社会化中做大做强科普,在公民科学素质建设中实现新跨越。
米勒体系已成为世界各国公民科学素养测量和公众理解科学研究的重要框架,本文以《科学与工程指标》为基础,考察米勒体系在美国的实践过程,初步归纳了米勒体系的发展阶段及其特征,同时提出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本文以北京农民工为对象,对科学发展观的传播效果进行了调查分析。分析主要从三个方面展开:农民工对科学发展观的认知和了解;农民工对科学发展观的态度和评价;农民工自身因素对科学发展观传播效果的影响。最后,文章提出了如何更好地在全社会宣传科学发展观的政策建议。
文章首先对俄罗斯知识协会的概况及主要任务做了简单的概述。其次,重点介绍了2004-2009年之间知识协会的基本工作任务、发展战略、及机构改革与完善领导体制的策略。
斯隆基金会(Sloan Foundation)是美国著名的基金会之一,也是致力于科学传播活动的重要民间组织。本文结合具体的案例,对该基金会近几年来的科学传播活动的情况进行了分析,对其特征进行了总结,希望能够为国内的相关活动提供借鉴。
在全社会都在为提高全民科学素质而努力的同时,科普资源建设成为科普研究的一个重要话题。同时,科普资源的不平衡及缺乏更应引起重视,因此科普资源的开发与共享则成为科普资源建设的首要问题。笔者认为,人力资源在科普资源建设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只有人力资源得到了充分地开发与建设,其他科普资源的建设才成为可能。而若想能够真正解决人力资源的问题,只有通过教育与培训才可能实现。
随着《全民科学素质行动计划纲要(2006-2010-2020年)》(以下简称《科学素质纲要》)的实施,面向公众科学知识普及的活动形式不断推陈出新,流动宣传放映车在科普传播活动中面临着全新的机遇和挑战。本文简述了我国流动科普车的发展背景和苏州市流动宣传放映车在科普传播活动中的实践;通过SWOT分析法浅析了流动宣传放映车在科普传播活动中的优势(S)、劣势(W)、机会(O)和威胁(T);同时指出了流动宣
重庆市沙坪坝区科学技术协会利用区域优势,通过邀请大学教授作社区科普工作智囊、组织大学教授深入社区为公众开展科普活动、共享大学科普设施开展社区科普活动、组织大学生参与社区科普工作等方式,与科普资源丰富的群体搭起了地方与大学相互交往的平台,充分利用科普资源支撑社区科普工作,不仅促进了地方科普工作向纵深发展,还为大学提供了展示自己、了解融入社区的渠道,赢得了示范带动、实践创新、理论升华三大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