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稻飞虱是我国水稻上最主要的害虫类群,采用测报灯对当地稻飞虱虫情进行预测预报是采取防治措施的重要依据。而稻区生境中除水稻以外,还包括稗草、茭白、游草、芦苇等其他禾本科植物,这些植物上分布着许多不同种类的飞虱科昆虫,这些飞虱对灯下稻飞虱虫情预报的准确性带来了较大影响。笔者自2011年开始,在每年5月1日至10月31日,对位于浙江省富阳市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基地实验田测报灯(20W黑光灯)诱集到的飞虱科昆虫种类与数量动态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灯下可诱集到14个属18种飞虱。其中,白背飞虱(Sogcttella furcifera Horvath)在高发生年份总飞虱量占到80%以上,低发生年份总量占到38%、褐飞虱(Nilaparvata lugens Stal)占到总飞虱量16%~58%、伪褐飞虱(Nilaparata muiri China)占到3%~5%,灰飞虱(Laodelphax striatellus Fallen)占到1%左右,这4种飞虱为主要优势种群,其次为拟褐飞虱(Nilaparvata bakeri Muir)、稗飞虱(Sogatella vibix Haupt)、长绿飞虱(Saccharosydne procerus Matsumura)、黑边梅塔飞虱(Metadelphax propinqua Fieber)、白条飞虱(Terthron albovittatum Matsumma)、烟翅短头飞虱(Epeurysa infumata Huang et Ding),而烟翅白背飞虱(Sogatella kolophon Kirkaldy)、黑面托亚飞虱(Toya terryi Muir)、蓼飞虱(Harmalia gavata Kwon)、狄叉飞虱(Garaga miscanthi Ding et al.)、黑斑纹翅飞虱(Cemus nigropunctatus Matsumura)等8种飞虱为灯下稀有种群。灯下飞虱群落物种丰富度以6月份最高,最多时当月灯下可诱集到12种飞虱;9~10月丰富度最低,只能诱集到6种飞虱。在大发生年份中如2012年,飞虱数量以7~8月份较大,7月灯下飞虱数量达42000余头,其中,白背飞虱最高占到90%以上、褐飞虱3%、伪褐飞虱3%、其他飞虱只占1%,8月飞虱达8000余头,白背占到53%,褐飞虱46%,其他占1%,这段时期主要是白背飞虱和褐飞虱的主要为害时期。5月份数量最低,当月飞虱总数只有230头,其中,伪褐飞虱占37%,常绿飞虱占35%,灰飞虱占16%,白背飞虱占6%。稻区可诱集到的飞虱种类较多,其中,除了优势种群的褐飞虱、白背飞虱、灰飞虱为害水稻外,其余都是以稻田周边的植物为寄主。这些飞虱中如伪褐飞虱、拟褐飞虱极易与褐飞虱混淆;而稗飞虱、烟翅白背飞虱等白背飞虱属种类易与白背飞虱混淆,如果不能准确区分鉴定,很可能导致加大当地虫情发生预警。因此,准确鉴定灯下飞虱种类,对褐飞虱、白背飞虱等重要水稻害虫的预测预报十分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