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气光化学烟雾箱表征实验研究进展与展望--Ⅰ.基本表征

来源 :第19届中国大气环境科学与技术大会暨中国环境科学学会大气环境分会2012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41800492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表征实验在大气光化学烟雾箱工作中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通过表征实验首先可以验证烟雾箱综合性能;同时表征实验的结果可以帮助了解烟雾箱的本底值以确定箱体本身会对大气光化学反应产生的影响,并可以之作为模式计算时的校正依据;最后表征实验可以用于指导完善大气光化学烟雾箱建设工作。由于烟雾箱的表征内容较为繁琐、复杂,不确定性因素也很多,各地建造大气光化学烟雾箱的研究目的、造型、条件、位置各异,且国内外现有的烟雾箱表征过程都有一定的侧重性而未见一一涉及,至今尚未见有关大气光化学烟雾箱表征实验技术的较为全面和系统地认识的评述。基于此,本文在查阅分析大量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主要针对光源、零空气、箱体材料的透过率、烟雾箱箱体的密闭性、混合性能、温/湿度控制等烟雾箱基本表征方面,在总结概括各研究方法的应用条件、操作步骤、判定方法的基础上,综合评述了国内外大气光化学烟雾箱表征实验的研究进展,并对未来这一领域的研究前景进行了展望。
其他文献
Polychlorinated naphthalenes (PCNs) are widespread environmental contaminants because of their previous usages as lubricants, wood preservatives, plasticizers, and as by-product in technical synthesis
为研究颗粒物典型污染过程,采用六级撞击式采样器在中国科学院大学玉泉校区(39.91°N,116.25°E)采集24h 颗粒物样品,采样日期为2012 年4 月9~26 日,采样流量为100L/min,采样中位径一到六级依次为(单位:μm):6.25;1.95;1.09;0.60;0.35;0.13.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公布的2012 年4 月9~25 日车公庄站PM2.5 小时浓度以及城
高斯烟羽模型是连续点源大气扩散数学模型,广泛应用于重气和非重气云的大气污染扩散研究,在核泄漏事故应急决策、有毒或易燃易爆危险物质泄露后果分析中均得到了广泛应用。但高斯模型也存在一些不足,如未考虑气体初始泄漏速度、大气浮力、重力、空气阻力等对气体扩散过程的影响影响,导致计算出的扩散区域与实际情况有差别,且在有些情况下差别非常大,影响了其的使用。针对此问题,基于烟轴修正的思想对高斯模型进行改进,从理论
会议
近年来珠三角地区的空气质量迅速恶化,区内臭氧小时浓度超标现象普遍,表现出明显的区域性污染特征,在秋季尤其严重.大气工作者已经对珠三角地区大气总VOCs 特征和人为源VOCs排放对臭氧生成的影响作了较全面而深入的探讨,但系统性研究BVOCs 排放对珠三角臭氧的影响尚未见报道.本研究以2010 年11 月为模拟时段,利用MEGAN 建立了珠三角地区高时空分辨率的BVOCs 排放清单,并应用WRF-Ch
气溶胶光学厚度是表征大气环境的重要参数.遥感反演气溶胶光学厚度是当前研究的热点问题.在PROBA 卫星上搭载的CHRIS 传感器提供了多角度高光谱遥感观测资料.本研究利用大气辐射传输模型(Second Simulation of the Satellite Signal in the Solar Spectrum,6S)模拟5 个角度(0? 、± 36? 、± 55? )3 个高光谱波段( 0.4
会议
本文利用一辆满足国三排放的重型柴油车,采用便携式排放测量系统和整车底盘测功机排放法规测量方法,对比研究了不同加载负荷、不同循环工况和不同测量方法对重型车排放因子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加载负荷对排放因子的测量影响可超过90%;不同循环工况对排放因子测量影响可超过30%;利用PEMS 和整车底盘测功机对重型车气态污染物排放因此测量的相关性较大,而颗粒物排放因子的测量相差可达50%以上。
氮氧化物(NOx)是形成酸雨﹑光化学烟雾、破坏臭氧层﹑影响生态环境和全球变暖的主要污染物.2011 年,我国氮氧化物排放量2404 万吨,与2010 年相比上升了5.73%.水泥行业氮氧化物排放量仅次于火力发电、汽车尾气.据不完全统计,我国水泥行业每年向大气排放的氮氧化物200余万吨,约占全国排放总量的10%,排放量巨大,治理刻不容缓.在现有水泥行业脱硝技术中,SNCR 脱硝技术虽然设备简单,工程
利用北京市环境保护监测中心网站公布的2012 年2 月4 日至3 月5 日车公庄站PM2.5 小时浓度以及城区监测子站海淀万柳(与车公庄站相距约6 km)的PM10 小时浓度,结合相关的气象参数(温度,相对湿度,气压,露点,风向风速)等观测数据,对其浓度变化特征和来源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采暖期大气颗粒物浓度的时间序列变化呈现显著的锯齿形污染特征,研究期间出现了五个典型的锯齿形污染过程,持续时间分
应用MM5-Models-3/CMAQ 模型,通过情景分析的方法,模拟了2007 年12 月份河北及周边省市工业源(含电厂源)对河北四个城市(石家庄、邢台、邯郸、保定)霾污染的影响.结果表明,河北本地工业源对四市的PM2.5 浓度贡献及消光系数贡献均为最大,河北区工业源对四市的PM2.5 日均浓度贡献分别为石家庄 34.1%、邢台 28.8%、邯郸 28.9%和保定 36.5%;对消光系数的平均贡
近年来,挥发性有机物(VOCs)已成为大气中的主要污染物之一,而针对VOCs 的处理技术也因此是当前的一个研究热点.在众多VOCs 的处理技术中,具有起燃温度低、能耗小、余热可回收利用、二次污染较轻的催化燃烧技术(Catalytic Combustion)被认为最具工业化应用前景.钙钛矿基催化剂因其稳定的晶体结构、可调变的催化性能以及廉价的材料来源,被视为替代贵金属催化剂的有力竞争者.然而,该类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