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用于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的疗效比较

来源 :中国介入神经病学大会暨第17届国际脑血病高峰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xiang1993103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比较药物洗脱支架与金属裸支架治疗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9年1月-2021年7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神经内科接受血管内治疗的40例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比较药物洗脱支架与裸金属支架在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介入治疗中的技术成功率、围手术期并发症率、支架再狭窄率及卒中复发率的差异。结果:共纳入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40例,13例患者接受金属裸支架植入13例,27例患者接受药物洗脱支架植入。两组患者年龄、性别、高血压史、糖尿病史、脂代谢紊乱史均无显著差异。两组患者椎动脉开口狭窄的分部侧别、术前平均狭窄程度、合并对侧椎动脉狭窄率、合并颈动脉系统狭窄率均无统计学差异。两组患者手术成功率均为100%,围手术期并发症均为0。两组患者植入支架的平均直径无统计学差异,但药物洗脱支架组植入的支架长度要长于裸金属支架组(21.59±0.72 mm vs 16.23±0.66 mm,P <0.05)。药物洗脱支架组术后即刻椎动脉残余狭窄程度低于裸金属支架组(12.33±2.41vs 22.73±4.68, P <0.05)。术后3个月随访,药物洗脱支架组支架内残余狭窄程度显著低于裸金属支架组(12.33±2.41 vs 60.80±8.39,P <0.05),药物洗脱支架组支架内再狭窄(残余狭窄> 50%)发生率显著低于裸金属支架组(7.1%vs 70%, P <0.05)。两组患者卒中复发率无统计学差异。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使用金属裸支架是椎动脉开口支架内再狭窄的独立危险因素(P <0.05)。结论:药物洗脱支架的使用可显著降低症状性椎动脉开口重度狭窄患者的支架内再狭窄率。
其他文献
氢电导率是电力机组重点监控的水汽指标之一。由于氢型树脂交换容量限制,运行一段时间后样水中添加的碱化剂会穿透,从而造成氢电导率测值失效。在联合循环电厂,基于热力设备防腐处理要求,给水中需添加较多碱化剂,给水高pH值环境运行,易引起水汽循环系统氢电导率监控不连续,热力设备发生腐蚀风险不可控,表计频繁维护管理难度大,失效指标虚假报警化学监督平台等问题。为解决上述实际困难问题,某电厂调查研究了传统阳树脂法
本文主要通过实际案例对反渗透膜技术在电场化学水处理中的应用进行论述,对电厂化学水处理中反渗透膜技术的应用效果控制策略进行探讨。根据实际应用检验,充分借助现代化技术手段对水处理的全过程进行严格把控,以此来为电厂水处理高效进行以及安全管理都提供保障。希望通过本文论述能为同行提供可参考的价值。
<正>在"双减"的大背景下,我国的小学教育发展将会受到更加严重的挑战,父母与学校要转变观念,摒弃只注重成绩的观念,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合作。"家校共育"在国内已经有三十余年的历史,它对我国的教育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这种新形势下,必须弄清"家校共育"的实质,贯彻"双减"的原义,在教育过程中形成一种强有力的合力,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地发展。
会议
化工厂生产过程中原水成分比较复杂,化学除盐过程中电导率升高现象十分普遍,该种现象的产生不仅直接影响水质,污染环境,甚至会导致二次利用设备出现腐蚀、结垢以及积盐等现象。本文对某煤化工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升高问题产生原因进行分析,结合实际问题,通过加强设备维护管理、科学选择盐水箱密封方式、有效控制除碳效率等策略的提出,以保证对化工厂化学除盐水电导率进行有效控制,从整体上提升化工生产除盐水处理效果,为其可
随着全球化市场竞争日益激烈,企业之间的竞争由国内竞争上升到了国际竞争,加之科学技术飞速发展,企业的生产效率逐步提升,产品的更新周期越来越短,因此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全球化的供应链管理是国际企业管理的重要方向和领域,也是一种重要的流通组织形式和营销模式,有效的供应链管理已成为企业降低经营成本、满足客户需求、提升核心竞争力的重要手段。基于此,本文对新形势下企业供应链管理策略进行了详细分析,重点提出新形势
为研究混凝土构件地脚螺栓影响区剪切承载性能,开展了横向受荷混凝土构件的载荷试验以及数值模拟,得到了荷载-位移曲线、裂缝扩展模式、主应变矢量分布、筋材内力等结果,主要结论如下:地脚螺栓的剪力荷载沿构件轴线的传递深度约1倍地脚螺栓群分布直径,其代数值在该范围内呈开口向上且与0剪力轴相交的抛物线变化。地脚螺栓局部剪切区域破坏线可概括为双折线,其起始于地脚螺栓后缘附近并沿轴线向内延伸一定长度(约1倍地脚螺
电动摩托车智能化配置已经成为各大电动摩托车生产企业的宣传和营销手段。电动摩托车智能化主要体现在技术、功能、场景等应用上,随着汽车级V2X车联网、人工智能、辅助驾驶等技术更加全面的应用,数据与出行场景深度结合,电动摩托车越来越智能化。本文对电动摩托车智能化进行定义,介绍电动摩托车智能化应用,提出电动摩托车智能化分级探讨。
为改善锂离子动力电池的散热能力,文中针对动力电池组提出了基于一种相变材料的新型热管理系统,建立电化学热模型,研究动力电池在不同工况下的温度分布。使用液态丙烷作为冷却剂,利用其沸腾蒸发吸收电池产生的热量,并分析液态丙烷的浸没高度对电池组散热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液态丙烷热管理系统能够在高温和连续充放电循环下对电池温度进行良好的冷却控制,在常温环境中,以7.5 C的高倍率充放电,仿真600 s
为缓解锂离子电池组快速充放电时的严重积热,对传统U型、Z型并联风冷电池热管理系统(BTMS)进行优势整合,提出一种新型的I型BTMS(I-BTMS)。首先,进行了方形锂离子电池充放电实验,研究其不同倍率下的温升特性,以获得热物性参数,并且与电池的计算流体动力学(CFD)模型结果进行佐证。然后,基于验证后的CFD方法,发现在相同边界条件下I-BTMS的冷却效率比U-BTM、Z-BTMS更高。最后,通
为了提高燃料电池的运行效率,必须对其工作温度进行有效控制。本文在Matlab/Simulink平台上搭建了热管理系统模型,该模型可用于分析各零部件之间的流量分配、压力损失以及热量交换。在此模型基础上,提出了一种自适应的线性二次型调节器(LQR)控制器,并在不同工况下与LTI-LQR和LQI控制器进行了仿真对比验证。仿真结果显示:阶跃响应测试下,自适应LQR控制器无稳态误差、无超调、上升时间为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