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教学实践--以高中数学“数系的扩充”为例

来源 :首届北京名师名校长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non057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核心素养是指把所学的数学知识都排除或忘掉后剩下的东西,即能从数学的角度看问题,有条理地进行理性思维、严密求证、逻辑推理和清晰准确地表达的意识与能力.从教学过程看,数学核心素养的培养应从教学设计、课堂教学、教学评价等方面展开.教学设计应体现"数学文化背景下的思维活动"的价值取向,课堂教学应追求思维与能力的提升,教学评价应立足于学生的获得与教师教学能力的提升.
其他文献
随着新课改理念的不断深入,教学设计的思路从关注知识的落实逐渐向注重能力的培养转变.时至今日,更关注学科思维的培养.本文将笔者先后三次实施的"洋流"内容的教学设计及其效果进行对比,一方面梳理出教学设计中进行能力培养的不同层级,另一方面依据学生学习效果提出教学设计应关注的内容.
新高考模式下,作为发展学生"理性思维"的龙头学科,数学是三大必考科目之一.如何在日常的教学中落实教育体制改革的精神,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创新能力?"创新取向的数学变式教学"作为一种理念融入多样化的数学教学之中是较为有效的教学途径,即从"创新"的视角运用数学变式教学,以运动、变化的观点和开放的心态审视数学对象,在保持其某些属性不变的情况下,使其他属性不断迁移、变化,进而得到新的对象.
学校幸福文化以"幸福"为核心理念和价值追求,以提升师生幸福感和谋求幸福能力为目的.学校幸福文化建设的基本任务是把科学的幸福观转变成师生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使师生的理念和行为遵循幸福的准则.首师大附中依托"民主,公正;自主,参与;和谐,合作;诚信,友善;人文,科学;创新,成就;自信,自觉;自尊,自强"等幸福文化的核心价值,引领组织变革,取得较好的效果.在学校发展进程中,一些固有的组织观念和组织体系,如
为落实《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全国很多省市推出中高考改革方案,以中高考改革为先导,推动课程标准改革和教材的调整.基础教育阶段的教师需根据改革的趋势主动调整、更新教育观念,变革课堂教学模式,设计专业化发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享受审美乐趣."散文相比于其他文体,情感更为丰富,更具有文学性,更能培养学生的文化内涵和审美情趣.因此,在小学语文高年级的教材中选入了大量散文.为了使学生们从中最大限度地汲取语言营养、获得思想启迪、受到审美熏陶,可以从基于文本解读的教学目标确立、基于教学目标
初中英语课文阅读教学中,教师对文本解读的深度直接影响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教师只有深入挖掘教材文本,使英语阅读教学不停留于阅读技能训练层面,设计深层的阅读活动,引导学生理解文本,领悟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深层含义,才能大大提高阅读课的教学实效性.本文结合外研版初中英语《新标准》教材,例谈课文阅读教学中笔者对文本的解读和教学设计方式.
"学情"是"以学定教"的起点,应贯穿教与学的始终.了解学情除了"质疑""批注""心得""对话"等方式外,还可以尝试"文本再造"."文本再造"是学生通过"初读"或"初理解",把自己和阅读文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读出自己,即从学生的角度,结合自己的背景与知识,品读出文本对于自己特有的"意义".教师对"学习内容"的不同处理方法,以及学生对"学习内容"理解之"再造",既架构了课堂的动态过程,又通过对已有知识
针对学生阅读理解能力薄弱的现状,结合教师阅读理解力培养策略欠缺的实际,为落实课标提出的阅读目标要求,本文基于课题的课例研究,提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方法——"层级阅读"增进小学高年级阅读理解力.把握阅读活动的有序进程,创设由浅入深的"概要性阅读、推敲性阅读、赏析性阅读、延展性阅读"四种阅读方式,按照由低到高的"复述性理解、解释性理解、赏析性理解、创造性理解"四种阅读理解发展层级,实施阅读教学.此研究已成
本文以英语学科学生核心素养的文化意识培养理念为指导,从近三年北京市高考试卷和各区模拟试卷书面表达部分的分析入手,结合教学案例提出高中英语书面表达教学中培养学生文化意识的途径与方法.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就是为人类社会长远发展做好树人的工作.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本文主要结合自己的实践探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出将核心素养培养渗透在日常教育、管理和学生的实践中,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核心素养教育是促进学生一生发展的教育,是培养学生可持续发展的教育,是培养价值观的教育。在教育过程中,教师要转变教育思路,走进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心田。每一位教育工作者都要探索怎么给孩子们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