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四湖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与批量生产技术研究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水产青年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er720198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根据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繁殖生产实践的探索,总结了一种从产前准备到催熟、催产、孵化和出苗五个生产阶段的苗种批量生产的方法.通过受精卵生物学实验、不同雌雄比生产性试验,提出雌雄分离单性催熟、混合催产素集中注射、同步催产、卵与亲鳅快速分离和发塘标志性形态特征判定等多项关键的技术措施,实现了苗种快速批量生产.三组不同雌雄比的生产试验表明:繁殖亲鳅300组,雌雄比为1∶0.85时,孵化率为70.31%,出苗量最高,出苗152.7万尾.该研究为加快大鳞副泥鳅产业发展,规范人工繁殖和苗种批量生产提供依据.
其他文献
采用常规方法测定了长吻鮠(Leioeasis longirostris)含肉率和肌肉营养成分.结果表明:长吻鮠的含肉率为(75.69±0.41)%;肌肉(鲜样)中水分、粗蛋白、粗脂肪和粗灰分的质量分数分别为75.82%、15.85%、5.31%和0.91%;肌肉中含有18种氨基酸,总量为62.83%(干计),其中8种人体必需氨基酸总量为25.43%(干计),占氨基酸总量的40.48%;肌肉中必需氨
南极磷虾居于南极极端环境并具有独特的生活习性,极有可能从中发现具有强生物活性的海洋药物先导化合物。本研究采集了南极磷虾样品,对其进行了共附生微生物的分离、生物多样性分析及其代谢产物的生物活性初步筛选。本研究为后期开展南极磷虾共附生微生物来源的药物先导化合物的进一步发掘奠定基础。
本文以罗非鱼鱼鳞为原料,通过热水提取鱼鳞中的明胶,利用多种蛋白酶对明胶进行酶解,测定其不同酶解产物的抗氧化性、血管紧张素Ⅰ转换酶(ACE)抑制活性、α-葡萄糖苷酶(AG)抑制活性等生物活性.实验结果表明:100℃热水或120℃热水提取明胶1.5h的得率分别为20.2%和37.9%.6种蛋白酶(木瓜蛋白酶、胰蛋白酶、胃蛋白酶、酸性蛋白酶、中性蛋白酶、碱性蛋白酶)水解明胶后,胰蛋白酶水解液和碱性蛋白酶
经济的发展和国民收入的增加,使得国内水产品消费市场对于水产加工品的需求意愿日益高涨。水产加工产业的规模也因此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我国的水产品加工产业存在什么问题制约着其发展?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来确保水产加工产业真正有序健康的发展?本文以长三角地区为研究对象事例区域,对其水产品加工产业发展现状进行说明,通过内、外部两方面因素分析,寻找地区内存在的上述问题并研究解决方法。
介绍了喹烯酮的介绍了喹烯酮的特性、水产品中喹烯酮残留对人体所产生的副作用,概述喹烯酮在水产品中的药物动力学及残留的研究现状,指出现阶段研究的不足以及今后应进行的相关研究,并对该研究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在南美白对虾基础饲料中分别添加0.0%,0.2%,0.5%,1.0%和1.5%的裂殖壶藻发酵粉,研究其对南美白对虾生长性能和肌肉营养成分的影响.实验在30个2 m2的网箱中进行,所有网箱放入一口面积为4000 m2池塘,实验共分5个组,每个组设6个重复,每个重复放180尾虾(初始体长2.5±0.30 cm,体重0.61±0.08 g),实验时间为60 d,结果表明:添加裂殖壶藻发酵粉对南美白对虾增
采用固相微萃取(SPME)结合GC-MS研究不同季节间草鱼肉挥发性成分的差异,固相微萃取技术可以有效地吸附草鱼肉中的挥发性成分,经NIST质谱数据库检索和文献对照,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草鱼背肉分别确定出21、43、42和42种挥发性成分,挥发性成分中醛酮类和醇类相对含量分别达到98.77%、96.17%、95.76%和91.71%;春季、夏季、秋季和冬季的草鱼腹肉中分别确定出26、44、41和
本研究以新鲜文蛤肉为原料,经过匀浆抽提过滤后,依次用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和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分离纯化各组分,收集浓缩各组分进行体外抗氧化活性测定,并用SDS-PAGE凝胶电泳测定各组分分子量.结果表明:文蛤粗提液(G)经DEAE-52阴离子交换柱层析分离出三个糖蛋白组分(GⅠ、GⅡ、GⅢ),分别用Sephadex G-100凝胶柱层析纯化后,GⅠ、GⅡ分别分离出两个糖
岩藻聚糖硫酸酯常用提取纯化方法为乙醇沉淀等法,其安全性、可操作性要求较高,生产成本高.本文采用超滤法对盐沉后的海带酶解液进行纯化研究,旨在探索工业化生产岩藻聚糖硫酸酯的工艺方法.结果表明优化的超滤工艺参数为:超滤的最佳操作压力为50Kpa,连续超滤分离时间为90min.膜分离后干物质中多糖含量由45.26%提高至54.67%,SO42-含量由4.11%提高至5.48%.检测超滤干物质样品中的金属离
棘皮动物海蛇尾的干基基本成分检测结果表明其灰分89.04%,蛋白质3.48%,脂肪0.60%.正交试验优化提取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SC)的结果表明,提取酶促溶性胶原蛋白(PSC)的最优条件为:海蛇尾与提取液固液比为1∶15,胃蛋白酶酶加量3%,17℃提取4d,PSC得率为52.65%.纯化后的酸促溶性胶原蛋白ASC和PSC进行紫外扫描分析,结果表明ASC和PSC是典型的Ⅰ型胶原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