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导引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来源 :浙江省针灸学会针刀专业委员会2017学术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ragondk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中医传统导引功法易筋经对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平衡功能的影响. 方法:将2015年1月至2017年5月至我院针推康复科就诊的60例符合骨骼肌减少症诊断及纳入标准的患者,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成导引功法易筋经组、导引功法易筋经+推拿组和推拿组三组,其中,导引功法易筋经组进行40分钟/天,共12周持续导引功法易筋经锻炼,导引功法易筋经+推拿组在12周持续导引功法易筋经锻炼的基础上同时予以每周3次的经筋推拿干预,推拿组只进行每周3次的经筋推拿干预.分别于易筋经锻炼前和锻炼12周后、经筋推拿干预前和干预12周后采用功能性步态评价量表(Functional Gait Assessment,FGA)对参与研究的三组患者分别进行步态平衡功能评估,然后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和对比统计分析. 结果:3组组间干预前FGA各项评分及总评分结果相比,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12周后导引功法易筋经组和导引功法易筋经+经筋推拿组与单纯经筋推拿组相比,FGA各项评分及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导引功法易筋经组与导引功法易筋经+经筋推拿组之间相比则无显著差异(P>0.05);导引功法易筋经组、导引功法易筋经+经筋推拿组干预1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FGA总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单纯经筋推拿组干预12周后与干预前相比FGA总评分差异则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持续中医导引功法易筋经锻炼,可以提高老年骨骼肌减少症患者的平衡能力,增加步行稳定性,改善老年人的生活质量,对预防老年人跌倒及跌倒后伤害具有重要的意义.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原发性不射精的疗效.方法:将198例原发性不射精患者随即分为针刺组104例,中药组58例,西药组36例.针刺组取头针额旁三线、曲骨、大赫、归来、三阴交、次髎为主,每天1次,10天为一疗程.中药组采用逍遥散加减、每天一剂,10天为一疗程.西药组采用麻黄素25mg qn、左旋多巴250mg,tid,连服10天为1疗程.结果:针刺组脱落3例,三组均治疗2个疗程后统计疗效.结果三组总有效
目的:观察自制天灸膏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炎临床疗效.方法:将9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5例,两组均采用常规抗炎、化痰、止咳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配合天灸膏穴位敷贴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临床症状评分及总体疗效.结果:观察组治疗后临床症状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临床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制天灸膏穴位敷贴配合常规方法治疗痰湿蕴肺型慢性支气管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脾虚型糖尿病胃轻瘫临床疗效.方法:对60例患者随机分为温针组和药物组各30例,治疗组取中脘、内关、足三里,采用温针灸治疗,对照组给予口服多潘立酮(吗叮啉),观察两组总体疗效、治疗前后胃排空试验.结果:温针组临床显效率(P<0.01)及总有效率(P<0.05)均优于药物组,两组治疗后胃内小钡条残留数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温针灸治疗脾虚型糖尿病疗效确切,操作简便,值得在
手足六阴六阳相互表里的十二经脉中,因其"内属于府藏,外络于肢节",且相表里的阴阳两经又在四肢末端互相交接,形成表里络属的关系,笔者在临床中取以表里经荥穴合用为主治疗内科杂症,屡显疗验.荥穴乃十二经脉五输穴之荥火穴(阴经)和荥水穴(阳经),穴位多位于掌指或跖趾关节之前,“所溜为荥”喻作此穴如水流尚微,象水之陂,是十二经脉经气流行的部位;临床中又有“荥主身热”、“病变于色者取之荥”和“夏刺荥”的针灸经
目的:观察温针灸治疗非特异性肋软骨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纳入的78例非特异性肋软骨炎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38例,分别予以温针灸和塞来昔布胶囊治疗,均治疗1个疗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2.50%,对照组总有效率为89.47%,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月后随访,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4.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5.68%,两组疗效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目的:观察温经汤敷贴神阙穴结合针灸治疗寒凝血瘀型痛经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痛经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灸组,两组样本各50例.治疗组:给予脐疗结合针灸治疗;针灸组给予针灸治疗.以上各组针灸、脐疗每日一次,10日一个疗程,连用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血清前列腺素(PG),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PG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0.05);治疗组与针灸组治疗后P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组、中药组、西药组四组样本各5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中药内服、外敷药物贴、西药内服;针刺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中药组:给予中药内服、药物贴外敷;西药组:给予西药口服.以上四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四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组
目的:观察针刺结合药物贴治疗周围性面瘫的临床疗效.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100例周围性面瘫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针刺组两组样本各50例.治疗组:给予针刺、中药内服、外敷药物贴、西药内服;针刺组:给予常规体针治疗.以上两组治疗每日1次,10次为1个疗程,共3个疗程.治疗后比较两组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H-B面神经功能评分,并进行组间比较.结果:两组治疗后与治疗前中医症候积分比较,差异均有显著意义(P<
目的:观察穴位注射结合本体感觉神经肌肉促进技术(PNF技术)治疗脑卒中后感觉障碍及生活自理能力(ADL)的疗效观察.方法:对40例脑卒中后并发肩手综合征的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两组均常规康复训练治疗,治疗组还采用穴位注射及PNF技术,治疗30天后评价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30天后,两组患者感觉障碍积分、运动积分及Bathel指数评分均较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较对照组变化更为显著(P<0
目的:探讨项部经络排刺治疗轻中度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效果.方法:本研究纳入40例符合标准的颈椎病患者,按照随机分配原则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各20例,对照组采用静滴甘露醇、肌注弥可保及口服芬必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项部经络排刺,治疗4周后,对两组治疗方法疗效进行比较.结果:治疗后两组患者症状均得到改善,且治疗组在肢体麻木、肢体瘫痹症状、脊髓功能改善方面均优于对照组(P<0.01).结论:对于轻中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