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伏发电系统MPPT算法的改进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作用研究

来源 :2013年全国电气工程博士后学术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m1028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基于最大功率跟踪技术的光伏发电系统,其控制器输出功率参考值由MPPT算法实时计算得到。因此,MPPT算法的快速性、准确性和稳定性可直接影响光伏发电系统的输出功率特性及发电质量。本文结合单级式光伏并网发电系统的控制原理,分析了MPPT算法对光伏发电系统的控制作用;并针对一种常用变步长扰动算法存在的问题,结合光伏电池的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改进的变步长扰动算法。该算法可有效提高跟踪速度和精度,降低功率波动,提高发电质量。文章最后仿真分析了改进前后,含光伏发电系统的微电网的电能质量,验证了改进MPPT算法对微电网电能质量的改善作用。
其他文献
由扰动引起的输电线路上0.1-2.0Hz的功率振荡,称为低频振荡.随着电力技术的不断发展,低频振荡将成为影响电网安全性和稳定性的重要问题.首先介绍了低频振荡的背景知识和一些基本概念;然后对低频振荡的产生机理进行了归纳总结并阐述和评价了国内外针对低频振荡现象所采用的识别方法,重点分析了信号分析方法;最后阐明对于低频振荡的研究需要进一步完善和加强.
比较全面地对连锁故障发生、加权网络模型、加权网络在连锁故障中的应用进行了综述.首先阐述了电网连锁故障发生原因和产生机理,其次介绍了加权网络的发展以及如今各种基于加权网络对连锁故障研究的方法,主要从基于边相关参数的加权模型和基于点相关参数的加权模型两方面对加权网络模型在电网连锁故障中的研究进行了介绍,归纳了它们各自的特点.最后对未来的研究方向做出了展望.
热、电传输特性有差异,基于智能电网调度技术,通过终端热负荷控制,可以进行电力负荷跟踪.新方法提出,如果利用分布式热泵分担部分热负荷供给任务,可以实现供暖能量载体从热水到电力的转化.在建模过程中增加了热源与终端用户之间的热水管道传输距离和热泵耗电负荷为优化变量.计算表明,一方面扩大了燃气-蒸汽联合循环热电联产机组的发电出力可调节范围;另一方面,通过分布式热泵耗电供热增加电力负荷,两方面配合作用等效改
光伏、风电等可再生能源具有间歇性和随机性,导致其发电出力波动和电网调度困难.本文基于智能电网调度系统,提出联合控制区域内集中式供热、发电设备出力,与分布式热泵耗电供热量.将规模应用的水源热泵与热力管网当做一个储热系统,有效平滑间歇性电源等效发电出力波动.针对热电联产机组和电厂侧集中式水源热泵构成的联合热电源,计及机组的爬坡速率后建立数学优化模型.首先,以并网间歇性电源等效发电出力波动最小为目标函数
电除尘器高频电源是节能环保行业电除尘器核心装置.首先针对电除尘高频电源工程应用中暴漏出来的问题,提出了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产业化平台建设的近期及中长期的发展目标;其次阐述了产业化平台建设的组织结构及其发展的重要意义,最后分析了高频电源产业化平台建设过程中需要重点解决的若干关键技术问题及其实现途径.在此基础上,对电除尘器高频电源产业化平台建设的预期成果进行了展望.
中长期电力负荷是一个受到社会、经济等多方面因素综合影响的复杂过程,传统预测算法难以准确预测.针对这一问题,利用支持向量机回归理论和混沌序列预测理论,提出基于混沌支持向量机CSVM的预测算法:通过混沌理论找出嵌入维,通过信息几何选择核函数,然后通过SVM进行预测.最后,把CSVM算法应用到某省中长期电力负荷预测中并同BP、RBF、SVM等传统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验证明该算法比其他算法准确有效.
为研究酸对油纸绝缘老化的影响,在绝缘油中分别添加甲酸和硬脂酸至油中酸值均达到0.3mgKOH/g,分别在20℃、70℃和100℃,绝缘纸中初始水分含量为0.2%、3.0%的条件下,测试了酸在油纸中达到平衡的时间.平衡后,对试品进行加速热老化试验,对比分析了老化过程中的绝缘纸聚合度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甲酸易溶于绝缘纸,硬脂酸易溶于绝缘油;温度和水分对酸在油纸绝缘中的分布影响很小;甲酸对绝缘纸老化有
电网电压对称跌落时,通过对机侧变流器和网侧变流器的控制,使得风电机组不仅能够不脱网运行还能对电网提供无功,帮助电网电压恢复,实现双馈型风力发电系统的低电压穿越.其中,机侧变流器的控制目标是实现最大风能跟踪以及控制无功功率,网侧变流器的控制目标是保证直流母线电压的稳定以及对输入电流无功分量进行控制.采用撬棒保护电路使流过转子侧的电流和直流母线电压在安全的范围之内.实验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双馈风力发电
通过植入神经刺激系统进行脑深部电刺激已经是治疗运动紊乱性疾病的有效手段,如帕金森疾病.本文采用各向异性四层真实头模型,包括:头皮、颅骨、脑脊液和大脑四层.应用有限元法对脑深部电刺激的电场分布进行了计算分析,并与各向同性头模型的结果进行了对比,研究了脑深部电刺激的电场分布的影响因素.
目的:为小动物研制一种小型可植入遥控式的脑核团电刺激装置.方法:设计一个基于微处理器控制并可外部编程的脉冲发生器,与体外程控仪通过射频进行双向无线通信.用立体定位神经外科方法将电极植入大鼠一侧脑核团(如伏隔核),连接脉冲发生器并将二者固定于颅骨,按照既定参数进行电刺激.结果:该装置安装及连接牢固,绝缘性能良好,各项脉冲参数发射正常,达到预期电刺激效果.结论:该装置体积小、重量轻、功耗小,刺激脉冲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