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强劲带动教师专业发展--深圳市高峰学校“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研究

来源 :第十一届上海国际课程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xy5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深圳市龙华新区高峰学校已有90年办学历史,2011年9月由小学升格为九年一贯制学校,由大浪小学更名为深圳市高峰学校。近三年来,学校扎实推进校本课程改革,在"生本课堂"、"梦想课程"、"阅读工程"、"模块教学"、"社团活动"等方面扎实推进课程设置与管理等改革,课程的改革首先对教师提出了新的要求,实践证明,在此过程中,教师多方面的专业素质得到显著的拓展提升。当今,由于多媒体的发展,特别是互联网的日新月异,学生较易获取信息,教师作为知识权威正在不断下降减弱,作为知识传授者作为布道者的角色定位已逐渐受到挑战;再者,当代学校课程,尤其是基础教育课程更重实践性综合课程,体验式活动课程,学生学习方式上更重自主合作探究,"生本教育"等理念指导下的"生本课堂"课程实践研究正不断走向深入等等。这些都更要求教师的角色定位更应重视和提高其教育教学过程中与学生的沟通能力,策划组织协调等管理能力,以及作为引领者参谋者帮助者等方面的教师专业能力。我们通过课程改革,促使教师的这些能力得到根本的改善与提高。课程改革,促进了教师专业发展;教师的专业发展了,又反过来促进了课程改革更加深入有效的推进;两者形成了良性互动。
其他文献
一个不幸福的教师难以塑造有幸福感的学生,一支不幸福的教师团队难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着"发展教师,成就学生,服务社会"的办学理念,展开了行动研究.调研流程: (1)倾听老师的声音,关注幸福感(2)现状诊断,确定关键要素:调查1、教师的幸福感;调查2、教师的成就感来源;调查3、名师的成功轨迹;调查4:教师的现实心态;调查5:学生的发展需求.实施做法: (1)剖析关键要素,确定行动研究重点.
1990年,时任美国卡内基教学促进会主席的博耶针对美国高等教育界存在的狭隘学术内涵理解、高校发展定位趋同、研究型大学重科研轻教学、重视研究生教育轻视本科生教育、聘用、评价和晋升大学教师主要依据科研及其成果的发表等问题,在其发表的卡内基工作报告《学术反思:教授工作的重点》中建议拓展学术内涵,正式提出教学学术。在卡内基教学促进会等机构组织的推动下,并经舒尔曼等人的研究、修正与发展,教学学术在美国逐渐演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当下教师专业成长现状究竟如何?前不久笔者做了一次问卷调查,发现当前教师专业成长存在"日常事务多,学习研修少;被动应付多,主动进取少;经验复制多,反思改进少;单兵作战多,合作交流少;漫无目的多,科学规划少"等不良现象,相当一部分教师专业成长主观意愿不明、内在动力匮乏。基于此,笔者提出了"营造氛围,变推为引;启动自觉,发动引擎"的专业成长建议。
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发展和深入,构建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成为教研建设的重要内容。本文在解析教研员"专业领导力"的基础上提出了教研员专业发展标准构建框架,该框架以"专业领导力"为核心,分"专业理解与态度"、"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三个维度;并以此框架为基础细化出专业发展标准的具体内容;最后针对该标准提出教研员专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佐藤学先生把教育改革称为一场"静悄悄的革命",这场革命从一个小小的教室萌生出来,以学校为基地,它是一场促进每个学生多元化个性发展的革命,更是促进教师的自主性和创造性的革命。笔者深深植根于"新基础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理念和实践的双向渗透中逐渐成长自己对教育的认识。站在教育的外面研究教育,不如走进来以探究它的真实,这是笔者的教师观所坚持的立场,因此,这篇文章与其说是对教师的教育教学观的研究,倒不如说
20世纪70年代以来,人们对教师学习、教师专业发展、教师在教育改革中的角色的理解有了很大的转变。在这一基础上,"教师学习"这一概念出现。这一概念的出现是人们越来越重视教师学习的主动性、习惯性和教师知识内生性的结果。本文立足于学校本位,主要阐述教师在学校教育教学环境下的学习。
作为与常规教研互相支持、互相补充的网络教研之一"教师博客"具有开放、交互、动态等特点,我校多年来的实践使我们深切地体会到:"教师博客"之于教师专业发展是相当给力的。构建"教师博客"的策略如下:领博——亮出领导力(合);写博——砺出反思力(分);议博——论出凝聚力(合);评博——给出激励力(合)。
实施数学课堂教学,新老数学教师在教学意识、教学语言、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维度有明显的差异。为消除尽快数学新教师与数学老教师之间差异,广大中小学要搭建平台,切实增强"青蓝工程"、"师徒结对"等工作的实效性,引领实践共同体通过有效的互动获得专业发展。数学新教师要增强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在虚心向学中寻求自我的有效发展。数学新老师要善于把功夫下在课堂外,使成果出在课堂上,要用"心"研究教学,勤于反思,通
校本教研作为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化成长及学校个性化发展的重要途径之一,其自身所蕴含的文化诉求是校本教研制度建设必须考虑的因素。平等协商是校本教研得以顺利开展的前提;基于平等协商的对话是校本教研的活力所在;各群体间的积极合作是校本教研共同体建立的必要条件;反思性的教研文化是校本教研不断向前发展的动力。
学校教育的目的是促进学生的发展,教师专业发展是学生发展的前提.因此,教师自身的发展有其独立的价值.教师应该成为一个具有"独立的思想"、"独到的见解"和"独特的风格"的人.而要成为这样的人,就必须学会反思.因此,进才实验中学才将"善于反思"设定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目标.作者通过学习《提高教师反思力50策略》Germaine L.Taggart,AIfred P.Wilson著)教师反思力的三个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