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基于已有工作基础,研究补体调节在流感病毒/金葡菌共感染所致严重肺炎中的激活情况;利用补体抑制物与补体缺陷小鼠,研究补体与严重肺炎的关系及对死亡率的影响;通过补体抑制物治疗流感病毒/金葡菌共感染所致严重肺炎,探索补体调节作为治疗共感染所致严重肺炎的新策略与新技术的可行性。方法:以非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PR8株)与耐药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简称金葡菌)建立共感染小鼠模型。利用不同的感染时机与次序等多种共感染策略,筛选出高死亡率共感染模型。通过病理切片、ELISA等方法检测炎症病理反应及炎症相关细胞因子(IFN-α,IFN-β,TNF-α,TNF-β,IL-4,IL-6,IL-8,IL-10)的表达水平,特别是与补体相关的C3a与C5a的表达水平。利用免疫荧光技术检测C3d蛋白分子在肺组织的沉积水平,检测流感病毒与金葡菌在肺脏的分布情况。最后利用补体缺陷小鼠和CVF处理共感染小鼠模型,观察肺部炎症反应程度与死亡率的变化情况。结果:利用非致死剂量的流感病毒与金葡菌成功建立了高死亡率共感染小鼠模型。结果表明,在感染流感病毒后1~3天再进行细菌感染的实验组死亡率最高。同时病理切片与肺部炎症炎症因子水平检测表明,在这些高死亡病例中伴有严重的肺炎反应,同时也存在细菌因子风暴。特别是与补体相关的炎性因子C3a和C5a的表达量明显升高。在高死亡率小鼠的肺脏有补体C3d分子的沉积,荧光值强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1)。免疫荧光检测流感病毒与金葡菌的分布结果表明,各组差异不明显。最后利用补体抑制剂和补体缺陷小鼠两种方式去除补体后,均明显降低了共感染组的死亡率。结论:成功建立了高死亡率共感染小鼠模型,首次证明高死亡率共感染模型中存在补体过度激活现象,在严重肺炎过程中起重要作用。首次证明用补体缺陷小鼠和补体抑制剂CVF两种方式去除补体影响后,明显降低了共感染小鼠的死亡率。以上结果为探索共感染新的治疗策略奠定了基础,为军队传染病疫情的控制提供了新的视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