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新民事诉讼法再审程序修改的利弊

来源 :中国法学会民事诉讼法学研究会年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oneinhig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07年10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对《民事诉讼法》作出了部分修订,其中重要的内容之一就是对再审程序的修改,作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和完善。同时,限于各方面的条件,本次再审程序修改的有关内容,以及修改后的再审程序,也都不是那么尽善尽美,存在一些弊端。应当设立符合再审制度规律的独立再审审判程序,使再审案件审判的合议庭构成、裁判效力、事实与证据调查等都不同于一审或者二审,使之真正契合再审审判的价值需求。
其他文献
  在传统中国的政权构架中,法律和政治并没有明显的区分。审判者也可以随时越俎代庖,主动纠正自己的错误。这就是所谓的“覆审”制度。该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能有效地实现对司
会议
季羡林、任继愈这两位我们这个时代的大学者7月在同一天去了,各传媒一片悼念之声。我本不想凑这个热闹,但在本期杂志封卷之际改了主意。当今期刊不比从前,能奉上独家、原创文章,该是对本刊读者最实际的尊重。  由于光明日报与知识界的渊源,我在报社当记者时,与各界学者交道不少。那时常在学术活动中露面的季先生、任先生也不时出现在我们的报道中,其中值得一提的交往与二老各有一次。    90年代朗润园里的季羡林  
  我国2007年修订的民事诉讼法对申请再审程序作了比较具体的规定,本次民事诉讼法的修订,对于解决申请再审难,保护当事人的申请再审权将会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存在一些值得
十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于2007年10月28日通过了《全国人大常委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决定》,对审判监督程序作了修改,为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申诉难问题
  本文拟以再审制度为研究对象,结合修正案取得的成果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几点意见,以期促进这一程序的继续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