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高压氧疗法对人体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

来源 :第十二届全国体育科学大会论文摘要汇编——墙报交流(运动医学分会)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vonk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氧合血红蛋白(HbO2)是人体肌肉组织所需氧气输送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当血流流经肌肉组织时,血液中氧合血红蛋白释放氧气,供肌肉组织使用,当肌肉组织中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降低或出现其他异常情况时,可能提示疲劳发生、循环系统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病等。研究证实微高压氧对人体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提升有促进作用,但相关研究较少,尚未定性,其效果还需要大量的科学实验加以验证。本研究旨在通过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NearInfraredSpectroscopy)测量在微高压氧舱内不同干预阶段人体肌肉(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变化情况,探究微高压氧疗法对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影响效果,为今后我国的微高压氧疗法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为推动微高压氧疗法在运动性疲劳的恢复以及其他疾病等康复中的应用提供理论依据。研究方法:选取北京体育大学20-30岁、无规律运动史、身体健康且无吸烟、酗酒等不良嗜好、心理健康、近两年无重大心理创伤或心理疾病、以及无密闭恐惧症的学科生10名作为研究对象。研究对象进入微高压氧舱,佩戴吸氧面罩,采用动脉闭塞法,对股四头肌(股外侧肌:髌骨外侧上端10-12cm处肌腹位置)加压至收缩压220-240mm Hg,来阻断静脉的流出和动脉的流入,使阻断区域形成一个接近闭合的静态氧舱,以作为测量区域。将近红外光谱技术(NIRS,NearInfraredSpectroscopy)肌氧测试仪调试至准备测试状态,嘱受试者进舱后全程保持静息状态,若有心率加快或其他不适,及时按下座椅上的呼叫按钮,有必要可终止测试。关闭微高压氧舱舱门起,开始单纯静息阶段,10min后进行单纯吸氧、加压吸氧、吸氧卸压、停氧出舱等四个阶段的操作,每个阶段持续时间为10min,压力为1.3ATA,氧浓度为60%;通过NIRS肌氧测试仪对股四头肌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变化进行全程监测并记录,数据采集频率为10.00Hz。采用SPSS 22.0软件对实验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使用重复测量方差分析,比较不同阶段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差异,结果表示为平均数±标准差(X±SD),显著水平定义为P<0.05。研究结果:1.单纯静息状态阶段至单纯吸氧阶段结束,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加压吸氧阶段,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D 2.38μmol,95%CI-3.94--0.83,P=0.007);吸氧卸压阶段,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D1.92μmol,95%CI-3.20--0.64,P=0.008);停氧出舱阶段,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变化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SD2.61μmol,95%CI-3.90--1.33,P=0.001),其中停氧出舱阶段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最高。2.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自静息阶段的2.71±3.29μmol开始不断波动上升,吸氧阶段2.92±4.48μmol、加压吸氧阶段5.10±5.01μmol、吸氧卸压阶段4.62±4.24μmol、停氧出舱阶段达到峰值5.32±3.78μmol。研究结论:微高压氧疗法对人体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提升具有明显的促进作用;短时间单纯吸氧对人体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加压吸氧对人体肌肉中氧合血红蛋白含量水平有高效的提升作用;从静息状态开始股四头肌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不断波动上升,于加压吸氧阶段出现第一个峰值,虽然在吸氧卸压阶段出现波动下降,但较为稳定,并于停氧出舱阶段达到最高。单纯吸氧阶段,虽然采取氧浓度为60%的高浓度吸氧,但是由于时间较短,未对股四头肌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产生明显影响。加压吸氧阶段,人体吸入的是将高氧气体(以空气为基础、氧体积分数高于21%的呼吸气体)减小压强的微高压氧(1.3ATA),在有较高安全性的前提下,提升了氧气在人体内的作用效率,使股四头肌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在短时间内得到较快提高;因此,微高压氧疗法为人体肌肉的氧合血红蛋白含量的提升,尤其是人体出现运动性疲劳、循环系统疾病及其他器质性疾等治疗或恢复,提供了可行的治疗方案。但本研究面向20-30岁非运动员群体,由于不同群体和年龄段人群的肌肉水平及其他身体机能水平的差异较大,需扩大样本范围和样本量,进一步探讨微高压氧疗法的适用范畴、氧疗方案及恢复治疗效果等,为微高压氧的研究提供一定的实验数据和参考,希望能为推动国内微高压氧疗法在运动性疲劳恢复以及临床疾病康复的发展中提供理论依据。
其他文献
钾是农作物生长所必需的三大营养元素之一。通过分析泰国钾盐资源禀赋、地理、基础设施等,认为泰国具备较快规划发展为亚洲大型钾盐基地的物质条件。老挝钾盐资源开发的成功,也证明具有相同资源类型的泰国钾盐资源具备开发的可行性。随着"一带一路"倡议深入开展,泰国新矿产法的颁布、国际石油集团等公司的开发,展现出建立泰国-老挝亚洲钾盐战略基地的前景。建议相关国家和企业及早谋划建立泰国-老挝亚洲大型钾盐基地,为亚洲
期刊
<正> 例一: 张××,男,38岁。一日前因感冒而头痛咳嗽,全身酸软,就诊于一街道摆摊医生。该医生进以党参、五味、粟壳等。当日中午服药,晚间即发生喑哑,翌日来诊,仍不能发音讲话,考虑系误补闭窍之咎,当即针刺内关双穴,并欲留针5分钟,不料2分钟后,病人面色苍白,出现心慌汗出等昏针现象。急拔去毫针,令其平卧。几分钟后,昏针现象解除,随之声音即复如常人。
期刊
粮食是我国社会和经济稳定发展的基础,而钾盐是生产粮食的"粮食"。我国钾盐储量有限,我们以不足全球2%的资源储备,以近乎掠夺性开采方式,虽然维持了近全球15%的产能,但仍远远不能满足近全球23%的中国市场消费需求,中国钾肥将长期依赖进口。近年在高强度开采条件下钾盐对外依存度仍维持在50%左右。但我国钾盐这种高强度开采方式所形成的高产量不能稳定持续供应,预计产量5年内将会出现断崖式下降,使得钾盐对外依
会议
学位
对全球钾肥生产与需求以及消费趋势进行了介绍,对云南中寮矿业老挝钾盐资源的特点及问题进行了阐述。
期刊
本文提供了一种针对薄壁孔类零件均匀批量抛光的研究思路,采用数值模拟方法分析夹具的几何参数以及入口流速的改变对抛光效果的影响。为了更好地模拟湍流场中颗粒的无序运动以及颗粒碰撞效果,本文提出一种基于线性同余法修正磨粒速度并结合Tanaka碰撞模型以及Nanbu算法计算粒子碰撞的湍流弥散模型。通过Minitab软件对仿真结果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不同参数的影响规律,并找出最优的参数组合。从优化结果来看,P
期刊
针对当前启发式算法依赖于特定问题,元启发式方法存在搜索空间不完备或在完备空间上搜索效率不高,以及传统一维编码存在冗余空间等问题,提出一种基于二维编码两阶段协同进化遗传算法(TDTSGA)的云工作流调度优化方法。在TDTSGA中采用一种新的二维个体编码方法,设计了基于二维层次排序和拓扑排序的交叉变异方法,同时采用了两阶段协同进化策略。通过在各种工作流应用案例上进行广泛实验,验证了TDTSGA的优越性
期刊
目的探讨脑膜瘤患者出现术后并发症的相关因素;以指导对手术相关风险的评估,降低术后并发症的发生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13例小脑幕上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对发生并发症与无并发症患者的性别、年龄、肿瘤部位、镰窦关系、既往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史、术前心肺功能、手术耗时、术中出血量及住院时间进行比较。结果发生并发症的患者中年龄>55岁、术前检查有心功能异常、肺功能异常、术中出血量>500 ml、手术耗时>3
期刊
为响应习近平总书记关于课程思政的号召和教育部《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指示,Python程序设计基础课程积极开展课程思政教学探索。以Python程序设计基础的数据可视化单元为例,通过勤劳之星统计和绘制政府工作报告词云图两个案例,结合教学重难点、课程思政设计思路和教学目标,在教学过程有效融入课程思政,提升教学质量,有效发挥课程育人作用。
期刊
钾盐主要用于生产钾肥,是农业生产必不可少的重要物质,对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世界主要国家均已将其纳入战略矿产名目。然而,全球钾盐分布极不均匀,大量资源集中于少数国家,使其天然具有垄断属性。未来,随着全球人口继续增长、民族保护主义和局部地缘冲突的加剧,钾盐需求仍将持续增长,可能成为国际竞争的焦点。作为全球最大钾盐消费国的中国,近一半资源依赖国际进口,新形势下如何保障中国钾盐资源供应安全,如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