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营造法原》中的厅堂看江南建筑中顶槅对空间的调整

来源 :2015建筑历史研究与城乡建筑遗产保护国际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obby9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顶槅是中国传统建筑室内上部露明可见部分,主要包括天花与彻上明造中艺术加工后的梁架.在记述江南传统营造法的著作《营造法原》中,有翔实的厅堂顶槅做法资料.文章对《营造法原》所述的江南厅堂作初步梳理,指出:江南传统厅堂中顶槅的处理,是调整空间的重要手段.它使得双坡屋顶所具的单一空间,衍生成多种空间形式,以满足不同建筑功能所提出的诸多空间要求.文章进而分析了顶槅对空间的划分与限定、连贯、移动,以及转移中心等作用.经顶槅划分的空间,具有可分可合的特征.保证空间流动性与可序列化.
其他文献
  本文论及北大秦简《鲁久次问数于陈起》篇里有关城建的内容,着重分析其中对城外园林的描述。
  本文从建筑历史与文化地理的关系入手,分析建筑历史教育过程中引入文化地理观念的必要性;并结合东北大学的建筑教育实践,从本科建筑历史相关课群的针对教学、硕士建筑历史相
  洪江古商城是在商会自治组织下历经200余年,自发生长的高密度山地城镇。本研究对其街巷节点空间的分布特征予以描述,并通过其内部节点空间的量化研究,对其平面形态、围合度
  《中国建筑史》作为一门基础理论课,是建筑学专业、规划专业、景观专业、室内设计和环境艺术专业的重要课程。学习《中国建筑史》对于学生提升建筑修养、提高观察能力、分
中国古代木构桥梁的研究肇始于20世纪的二、三十年代.来自英国杰出的科技史专家——李约瑟博士极可能是系统研究这一领域的首位外国学者.他将本人对"中国桥梁"的认识与研究纳
  自1910年起,在巴黎之外最重要的立体主义运动的中心城市布拉格,一群捷克先锋建筑师和艺术家受到立体主义艺术思潮的影响,尝试着设计并建成了一批极具特色的立体主义建筑,这也
  本文对湖南省江华县瑶族传统民居的平面格局进行考察,重点关注将卧室置于厅堂正后方这一特殊现象。在所调查的百年以上的瑶族民居中,多数采用了这种"前堂·后室"的布局方式
中国古人与自然体合无违、和睦并存的思想是中国传统文化基本精神的重要组成,并物化和体现在传统建筑、城市与环境的建设经营上.本文剖析中国古人与自然相和谐的观念及其对建
本文叙述了广东新会梁启超故居的岭南传统建筑特色,记述了我国近代史上的杰出人物梁启超的家庭背景、成长历程和对子女的关爱,对莫伯治院士设计的梁启超纪念馆的艺术风格也作
明中都是明王朝建立后营建的第一座都城,也是明王朝先后营建的三座都城中,建筑最为华丽的一座都城.由于洪武八年罢建,使得中都成为明三都中唯一一座没有真正行使国都功能的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