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壤地玉米‖大豆模式中种间竞争优势分析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peif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研究施氮和玉米‖大豆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氮素累积的影响,通过连续两年(2013-2014年)的田间定位试验进行3种种植模式(玉米单作、大豆单作和玉米‖大豆)和2个施氮水平(0 kg/hm2,150 kg/hm2)的随机区组试验,研究施氮和玉米‖大豆对玉米和大豆产量及氮素累积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与玉米单作相比,两年的间作均降低了单位面积玉米产量;与不施氮相比,施氮增加了所有种植模式下的玉米产量.(2)基于作物产量的土地当量比(Land equivalent ratio,LER)均大于1.0,表明玉米‖大豆较玉米单作具有较好的产量优势;相比不施氮,两年的施氮均显著提高了春季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对秋季间作系统的产量优势影响不一致.(3)基于作物氮素累积的土地当量比来看,2013年春秋季和2014年秋季玉米间作系统的LER均大于1.0,但2014年春季玉米间作系统的LER小于等于1.0;相比不施氮,施氮提高了2013年春季间作系统的间作优势,但降低了2014年秋季间作系统的间作优势.(4)两年四季的相对拥挤系数(Relative crowding coefficient,K)、竞争率(Competitive ratio,CR)和侵占力(Aggressivity,A)均表明间作系统中玉米相对大豆为竞争优势作物,且施氮能提高玉米相对拥挤系数和侵占力,提高了春季玉米的竞争率,但降低了秋季玉米的竞争率.总的来看,玉米‖大豆模式具有较好的间作优势,玉米相对于大豆是竞争优势作物,一定的施氮量有利于提高玉米相对拥挤系数和侵占力,能够提高红壤地作物产量.
其他文献
狼尾草属牧草为C4型作物,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具有耐肥、耐湿、含糖量高、高产优质的特点,利用其可用来消纳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同时生产出大量牧草,进行畜牧养殖等循环利用.在福建省狼尾草已逐步推广应用于消纳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污水,成为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先锋草种,实现固碳减排,保障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全面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本研究以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有机水稻为例,运用LCA评价有机水稻的环境影响,并选择常规水稻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1t有机水稻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环境影响潜值分别是0.0001、0.6659、0.3107、0.0411、0.66
贵州省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的劳作方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嗜酸是侗族人民重要的饮食习惯之一,酸食便是用传统农耕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加工的食品.侗族传统食品所取的原料均为原生态环境下传统生产模式种养而成,而稻鱼鸭复合系统的生产模式模拟甚至是回归了原生态环境下食材的原始生产状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材的原生性,使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及化肥农药泛滥对传统食材
云南红河哈尼梯田稻作文化系统属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系统(GIAHS)和世界文化遗产双遗产,不同于其他形式的遗产,哈尼梯田是一种具有生产性的活态遗产.遗产保存是以梯田生产系统得到持续为基础的,没有水稻种植哈尼梯田遗产便不复存在.由于哈尼梯田田块面积狭小,难以实行机械化,导致水稻种植劳动强度大,同时,因梯田海拔较高,受热量限制,以每年一熟的单一水稻种植方式为主,单位面积收益低,造成了哈尼梯田水田改旱地
遗传多样性(genetic diversity)是种群内遗传变异程度的表征,是物种生存、发展和进化的基础,也具有提高种群适合度、生产力、扩散能力、对外界胁迫和干扰的抗性和经历干扰后的恢复能力)等多方面的效应;遗传多样性被广泛运用于农业生产,在提高农业生物的抗逆性和维持生产力起着重要作用。近年来分子遗传学的研究表明,传统农业具有独特的种子管理和小种群间基因交流的模式,传统农业模式所维持的遗传多样性远
会议
荔枝霜疫霉病(Peronophythora litchi)是荔枝最重要的病害之一.对7个荔枝品种离体叶片的霜疫霉菌抗性鉴定结果表明:黑叶和妃子笑为易感病品种;桂味和淮枝为中抗品种;糯米糍、三月红和状元红为抗病品种.3个不同抗性品种荔枝叶片组织提取物对霜疫霉菌生长的影响研究表明:中抗品种桂味和易感病品种妃子笑的乙醇提取物对霜疫霉菌的生长无显著影响,而抗病品种糯米糍对霜疫霉菌的生长起着显著的抑制作用;
间作套种能充分利用自然资源、提高作物产量,且有可能改善土壤肥力。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可衡量土壤质量,评价土壤肥力,并与作物生产力密切相关。但间作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研究比较薄弱。由于土壤微生物变化是一个缓慢渐进的过程,因此,本研究布置两个间套作定位试验,研究不同作物间作组合、不同施氮、施磷水平和接种根瘤菌等因素对土壤微生物量和群落结构的影响。
生物间的通讯是一个普遍的自然现象。已有很多研究证明植物之间存在化学通讯,植物受病虫害袭击时会被诱导释放挥发性物质,而邻近的植物能偷听受害植株产生的挥发物,进而激活自身的防御反应,提高对病虫害的抗性。然而,挥发性物质介导的化学通讯容易受气候条件影响,通讯传输的距离也非常有限。我们的研究发现,广泛存在于土壤中的菌根菌丝网络(common mycorrhizal networks,简称CMNs,又称菌根
研究对不同种植模式下采集的感染小麦条锈病的新鲜叶片,从罹病叶片中直接提取罹病组织的DNA,利用我国的5个小麦条锈菌主要流行小种(条中33,条中32,条中29,条中23和水源类型)特异的分子标记对小麦条锈菌生理小种进行分子检测,明确不同种植模式对小麦条锈菌群体结构的影响.结果显示与小麦抗病品种混播的小区小麦条锈病的严重度和普遍率都明显低于感病品种单播.不同种植模式下的小麦条锈病主要小种和特异小种检出
To learn the historical adaptations and future responses of wheat production to climatic warming can provide important references to new variety breeding and agronomic innovation.Therefore, an integr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