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江稻鱼鸭共生系统对侗族传统饮食文化的影响

来源 :第十七届中国农业生态与生态农业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030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贵州省从江稻鱼鸭复合系统为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传统的劳作方式,形成了特有的饮食文化,嗜酸是侗族人民重要的饮食习惯之一,酸食便是用传统农耕方式生产的农产品通过微生物发酵进行加工的食品.侗族传统食品所取的原料均为原生态环境下传统生产模式种养而成,而稻鱼鸭复合系统的生产模式模拟甚至是回归了原生态环境下食材的原始生产状态,最大限度地保证了食材的原生性,使工业化进程和城市化进程加剧及化肥农药泛滥对传统食材的的影响降到最低,为侗族传统食品提供了优质的原生态加工原料,对选料考究的侗族酸食更是提供了必需的保证.稻鱼鸭共生系统保证了侗族传统食品的特殊性及无公害性,只有优质的传统原生态食材才能保证传统民族食品的传统性,为民族食品的传承和发展提供了原料的保障,同时也为侗族传统食品产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原料供给基础.
其他文献
采用系统抽样体系江西省固定样地杉木连续观测数据和生物量数据,通过Monte Carlo法反复模拟由单木生物量模型推算区域尺度地上生物量的过程,估计了江西省杉木地上总生物量.基于不同水平建模样本量n及不同决定系数R2的设计,分别研究了单木生物量模型参数变异性及模型残差变异性对区域尺度生物量估计不确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2009年江西省杉木地上生物量估计值为19.84±1.27 t·hm-2,不确
为了探索染色过程的动态过程,本文研究了杨木单板等离子体处理前后,在酸性艳蓝和活性艳红两种染料条件下,单板染色过程的变化,运用染色热力学与动力学,分析了等离子体处理前后酸性艳蓝、活性艳红染色单板的上染率,并利用公式Ct/C∞=Mt/M∞分析染料扩散系数、利用公式lnD t=lnD 0-E/T分析染料扩散活化能的变化.结果表明,对经过等离子体处理后的单板进行染色,可普遍提高木材的上染率及上染速率,使染
以厚叶岩白菜无菌苗的嫩叶为试验起始材料,研究了其离体培养诱导不定芽再生和体胚发生的过程.结果表明:叶片可以诱导出愈伤组织,诱导培养基为MS+2,4-D 1.0 mg·L-1+KT0.1 mg·L-1+Vc0.5 mg·L-1;愈伤组织增殖的最佳培养基为MS +ZT 1.0mg·L-1+NAA 0.1mg·L-1+Vc 0.5 mg·L-1;诱导不定芽分化的最佳培养基为MS+6-BA 1.0 mg·
选用纳米SiO2作为增强剂,以不同的质量百分含量(1%,3%,5%,8%)加入到以聚氨酯环氧树脂为基体的涂料中,采用直接共混法制备聚氨酯环氧树脂/纳米SiO2复合耐磨涂料,将涂料分别涂覆于木材和竹材表面利用紫外光进行固化。采用铅笔硬度仪测定竹材表面涂膜的硬度,利用百格刀10mm× 10mm划格法测定木材表面涂膜的附着力,静态水接触角测定涂膜的耐水性能。结果表明随着纳米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加涂膜的硬度呈
本文分析了上海市种子种苗检验技术在林业职业培训中应用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种子种苗检验技术培训主要内容及在林业职业培训中应用的总体思路和对策。
本文通过室内盆栽试验,研究了两种不同植物促根剂对新移栽的梓树、乌桕、红叶石楠、紫花海棠等四种绿化树木的生长影响,观测对比和具体分析了树木的生长状况、光合作用的变化情况,为植物促根剂的选择和施用提供了科学依据。结果表明:两种促根剂对不同绿化植物的生长和光合作用均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其中促根剂2的效果更为显著。
野生动物的迁地(或异地)保护是指通过野生动物重引入的方式来恢复某一物种在原先栖息环境的生存,以最大限度地恢复当地的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的完整性。麇鹿、朱鹮是重引入与恢复的成功例证。本世纪初以来,上海先后对獐、狗獾、扬子鳄等在本地消失或接近消失的物种开展了大量的重引入研究工作,并取得了阶段性的成功经验。野生动物重引入或野放是一项复杂的、长期的系统工程,需要多方的共同参与,更需要科学的评估,循序渐进,
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PCC)第二工作组第五次评估报告对气候变化已经发生和潜在的影响、各个领域与区域的敏感性和脆弱性进行了客观而审慎地评估.针对农业生产与粮食安全,报告认为气候变化对全球大部地区作物、畜牧、渔业产生了影响,且负面影响更普遍,不仅影响到生产过程,也影响到非生产系统因素,但这些影响存在区域差异.极端事件(如极端高温)对作物产量、品质及市场价格的负面影响明显.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高
狼尾草属牧草为C4型作物,具有高效的光合作用能力,具有耐肥、耐湿、含糖量高、高产优质的特点,利用其可用来消纳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污水,同时生产出大量牧草,进行畜牧养殖等循环利用.在福建省狼尾草已逐步推广应用于消纳规模化养殖场产生的污水,成为养殖场污染治理的先锋草种,实现固碳减排,保障与促进养殖业的健康发展.
生命周期评价(Life Cycle Assessment,LCA)是一种全面的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方法,广泛应用于工业、农业等领域.本研究以江西省万载县茭湖乡有机水稻为例,运用LCA评价有机水稻的环境影响,并选择常规水稻作为对照.研究结果表明,生产1t有机水稻的能源消耗、水资源消耗、全球变暖、环境酸化、富营养化和土壤毒性环境影响潜值分别是0.0001、0.6659、0.3107、0.0411、0.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