枳实药效组分抗氧化生物效应评价方法研究

来源 :2007年中华中医药学会第八届中药鉴定学术研讨会暨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中药专业委员会全国中药学术研讨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anweiwc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枳实抗氧化药效组分,研究枳实及其药效组分的抗氧化生物效应.建立枳实的抗氧化生物效应评价方法。方法:利用HPLC和抗氧化生物活性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枳实抗氧化药效组分:利用试剂盒检测枳实及其抗氧化药效组分对t-BOOH氧化损伤的HepG2细胞丙二醛(MDA)含量、总抗氧化能力(T-AOC)、Cu-Zn-超氧化物歧化酶(Cu-Zn-SOD)活力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的影响,并计算生物效应比(BER)。 结果:枳实抗氧化药效组分初步确定为柚皮苷-橙皮苷-枸橘苷-新橙皮苷-柚皮素-橙皮素(223.66:18.50:254.49:321.00:4.46:1);降低了t-BOOH氧化损伤HepG2细胞MDA含量、提高了T-AOC、Cu-Zn-SOD活力和GSH-Px活力。BERMDA=1.0258;BERT-AOC=0.99777;BERSOD=1.01546;BERGSH-Px=0.947。结论:枳实及其所确定的药效组分抗氧化生物效应具有等效性;枳实生物效应评价方法如下:第一,建立药效组分标准生物效应作为效应标准:第二,按照药效组分生物效应标准的检测方法测定供试品;第三,按照公式计算生物效应比(BERS=样品的生物效应/药效组分的生物效应)。生物效应评价方法标准建议如下:1≥BERS≥0.9且经数理学比较与效应标准无差异。为合格药品;BERS>1且经数理学比较与效应标准无差异为优质药品;BERS<0.9或经数理学比较与效应标准有差异为不合格药品。
其他文献
枫斗类石斛药材是一种较为常见的商品石斛,其种类多而复杂。笔者利用性状、显微HPLC鉴定方法对14种枫斗类石斛药材进行综合鉴定,结果表明,性状鉴定方法只能鉴别矮石斛Dendrobium bellatulum和黑毛石斛D.williamsonii,而不能够鉴别其余种类;显微鉴定方法除了叠鞘石斛D.denneanum、重唇石斛D.hercoglossum和美花石斛D. loddigesii外,对其余枫斗
微透析技术是一种活体细胞外液生化物质微量采样技术。近年来,微透析技术发展十分迅速,已在药学界受到了广泛关注和重视。微透析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延伸,为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提供了一条新的途径,它在中药有效成分的筛选研究中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现对该技术在这一领域中的应用前景作了初步展望。
本法改用相转移催化(PTC)三乙基苄基氯化铵(TEBAC),在碱性条件下用KMnO氧化环己醇制备己二酸(ADA),与传统在碱性条件下直接用KMnO氧化环己醇制备ADA相比。反应时间大为缩短,收率高达85.5%,提高了纯度,更适合学生实验和工业化生产。
比较,是用以区分事物之间相同点和不同点的逻辑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科学思维方法。人们的认识往往是从比较开始的,有比较才有鉴别。只有通过比较,确定了这一事物的共同点之后,才能对事物取得一定的认识,才能认识事物与它事物的相同点或不同点。中药教学中运用比较法,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准确掌握药物的性味、功能之间的异同点,既能将药物的作用联系起来,又把它们的不同点区别开来。使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药物的性能与作
在专业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并将人文教育与专业素质教育有机结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文将两者结合于生药学的课堂授课和实验教学中。为培养药学生的综合能力作一有益探索。
为加强实验课教学,我们对《生药学》实验教学体系进行了较大的改革。按照"突出显微与性状。带动来源与理化"的实验教学设计思想,通过建立生药性状鉴别实验室、生药鉴定文化学习园地、显微鉴定数码互动实验室和专用的理化鉴定实验室,重点突出最常用生药的粉末显微鉴别、性状特征比较、未知生药及中成药鉴别等实验;在保持原有的验证性实验内容的同时,补充了综合性与设计性的实验,对未知生药及多味生药混合粉末的鉴定进行考核。
中药饮片炮制依据是国家标准《中国药典》和省、自治区、直辖市药品监督管理部门制定的炮制规范,《国家中医药、卫生部关于印发的通知》(国中医药发[[2007] 11号)文件第三十二条:处方未注明’性用”的,应给付炮制品的规定,是医院、药店处方应付的调剂规范,按照这个标准去做,解决了饮片名称与实物专属性、医师处方与药师调剂饮片名称与实物一致性的问题,一种中药一个炮制品只有唯的一个名称,也就是说医生处方无论
与药物相互作用的范围广泛存在。如药物与药物:药物与食物;与检验试剂等,掌握相关知识指导合理用药是药学工作者的责任。相互作用的性质有物理的和化学的;有益的和有害的。药物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有益的作用能使疗效增强、毒性降低;药物通过相互作用产生有害的作用则使疗效降低.毒性增强。因此,关注药物相互作用。有助于避免药物有害的相互作用发生,借助药物之间的协同作用增强药物疗效。本文提出了重视中草药相互作用,如何降
中医药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祖国中医药一个伟大的宝库。几千年来。她为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做出了巨大不可磨灭的贡献,为我们子孙后代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中医药对血液及现代造血系统疾病早有认识和阐述.尽管由于历史条件限制。仍蕴含了非常丰富、珍贵的传统医学知识,值得我们研究、继承、挖掘。加以弘扬发展。随着中医药研究不断深入。其在血液系统疾病治疗方面显示出较好的优势和广阔的前景,并存在着巨大的潜力。使中药对
目的:探讨染色体药性的生物学效应。方法:对四倍体和二倍体盾叶薯蓣阴叶和阳叶保卫细胞叶绿体的超微结构及数目进行比较。 结果:四倍体叶片保卫细胞中的叶绿体数目为(23.93±3.19)个,较二倍体的多74.00%。四倍体叶绿体长(6.39μm)与宽(3.14μm)、基粒宽(1.11μm)、基粒数(30.88个)、每基粒的片层数(36.90个)、基粒片层所占面积比(47.23%)及类囊体膜的折叠指数(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