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子思想浅谈

来源 :安徽省管子研究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uerz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书中的很多篇文章都是来自于管仲,用了很大一部分的笔墨上在政治、经济上,从伦理的角度对经济发展提出了纲领性的要求,并且对科技、哲学等也挖掘到了很深的层次:它不但有宏观的政治经济理论,而且对经济运行,发展等都有着先于他人的见解。
其他文献
牟宗三先生认为中西哲学是普遍性真理的特殊性体现,是通过各自的“孔”展现的,具有历史必然性和道德必然性。哲学的任务在于解释性说明,这使其区别于科学描述。特殊性的主体只能是人,进而由人组成的民族也具有特殊性。中国哲学注重主观德性的修养,强调“反躬自省”。西方哲学注重对与自然界的交流,原因在于二者选择的通孔不同,无孰优孰劣之分。
后儒多谓阳明为孔孟之道的真正继承者,原在孔孟之道,重在内求,阳明之儒道,亦在于内求矣。阳明之道,如代数之已知数和未知数。阳明之本体,即“天理、性、道心、良知、德性”,为已知数,而“私欲客气、将迎意必、才、喜怒哀乐之气、恐惧、念头”等好比未知数,只要“道心”澄明,一切未知数都可解。天理、性、道心、良知、德性,非完全一事物,为何用等号,乃是指其或者说内涵为一物也,都是天之理,用我们现在的语言来描述,都
《老子·第五十九章》提出了“啬”这个很重要的范畴,这一范畴既涉及治国之道,又关乎养生之道,本文着重就其养生方面的意义进行探索,并考察一些传统养生思想对它的继承与发展。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传统诚信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有着新的时代内涵,二者的辩证统一充分体现了传统文化的固有价值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时代要求。构建“公平正义、诚信友爱”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坚持传统诚信观与社会主义义利观的辩证统一,必须将以“以人为本”的理念注入到传统诚信观之中、注入到义利统一的社会主义义利观之中。
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墨子,从“兼相爱,交相利”的主张出发,提出了为政治国的关键在于人才的思想。墨子提出了“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的人才标准,明确了“尚贤使能”的用人标准,强调了“能谈辩者谈辩,能说书者说书,能从事者从事”培养人才的标准。墨子的人才思想的提出在当时社会条件下是令人耳目一新的,并且对当今社会的人才思想的发展也有重要的意义。
“兼爱”概念一直以来颇受关注和争议。争议大抵由对该概念的内涵理解不一所致。准确理解其内涵是解决争议的关键。本文力图从现代逻辑分析的工具,通过定义的方法严格刻画出“兼爱”概念的内涵,并在明确其内涵即“人人相爱”的基础上对其相关性质进行了重新分析。“兼爱”与“博爱”并不等同,前者包含后者于其中;在“被爱者”的范围上,“兼爱”还优越于儒家“仁爱”。这些分析的结果显然与以往的流行看法颇为不同。而这些新认识
论文本文作为中国传统伦理思想与当代文化人类学领域交叉研究的尝试,通过挖掘中国先秦伦理思想中曾被誉为“显学”的墨家思想中“兼爱”说在当代全球化历史背景下的理论意义,把“兼爱”思想与当代文化人类学中跨文化概念和跨文化方法论的研究进行结合。同时,试图为全球化背景下的跨文化研究提供一个伦理学上的“形而上的”出发点——兼爱。当然,本文中的“兼爱”思想被赋予了新的时代的内涵,使其更能契合当代人类社会在全球化进
对于“不真空”的理解从古至今都有不同看法,本文立足于僧肇“不二中道”的方法论,并历史地考察大小乘佛教所理解的“缘起与性空”的差异,对元康所提出的“因为不真,所有空”的认识进行分析,并通过僧肇对“六家七宗”的批判,从而得出“不真空”应当是“不真”即“空”的结论。
从管子的朴素的唯物辩证法思想进行探讨。指明了经济基础在道德形成中的重要作用;旗帜鲜明地主张将解决道德问题与解决经济社会问题结合起来;高瞻远瞩,重视教育,特别重视德育的重要性三方面进行论述。
管仲提出了“水是万物之源”的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他首先是对“自然观”、对天、即大自然做出自己的理解;同时对自然灾害及社会饥荒做出解释,否认是天神的降罪,并进一步批评旧君主观天敬神的错误思想及做法。以此为宇宙观的基础,他又提出有深远意义辩证思想,主观与客观及发挥主观能动性与尊重客观规律性的关系。为齐国走向封建制社会提出不少有启蒙意义的改革措施,他的历史经验及朴素唯物主义哲学思想是值得研究借鉴的。